何处高人云路迷,相逢忽荐目前机。
偶看菜叶随流水,知有茅茨在翠微。
琐细夜谈皆可听,烟霏秋雨欲同归。
翛然又向诸方去,无数山供玉尘挥。
岳飞(一一○三~一一四二),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三)应募从军,屡立战功。高宗爲康王时至相,命爲承信郎。高宗即位,因上言北伐夺官。后投河北招讨使张所,充中军统领,以战功累迁枢密副使。爲主和派秦桧所忌,且金人亦以杀飞爲和议条件。绍兴十一年,以谋反罪被害于大理狱中,年三十九。飞爲着名抗金将领,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追謚武穆,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追封鄂王。遗着后人辑爲《岳武穆集》。《宋史》卷三六五有传。今录诗十三首。
《送轸上人之庐山》是宋代岳飞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岳飞以送别的方式,将轸(zhēn)上人送往庐山。首句描绘了高人所在之处高不可测,使人迷失方向。然而,当岳飞与轸上人相遇时,他突然展示出了眼前的机缘。接下来的句子中,岳飞看到了菜叶随着流水漂动,这使他知道在这翠微之地有茅茨(茅屋)存在。这里可能指庐山的僧舍或隐士居所。岳飞和轸上人在这里谈论琐碎的事情,而这些对话都是值得倾听的。最后两句表达了秋雨和烟霏一起归来的意象。最后一句中,岳飞又向多个方向出发,无数山峦都为他们送行,以玉尘的挥动表示祝福。
这首诗词表达了岳飞对高人的景仰和对庐山的向往之情。诗中的高人被描绘成神秘而高深的存在,而庐山则被描述为一个隐士、僧舍的所在地,极具诗意。岳飞将送别的情感与对庐山的想象相结合,展示了对隐居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景物和情感,诗意深邃而含蓄。岳飞以自然景观和隐士生活的图像,表达了他对高人的敬仰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首诗词通过简短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送轸上人之庐山》是一首描写岳飞对高人和庐山的景仰与向往的诗词。通过自然景观和隐士生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并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敬意和向往之情。
春来无点雨,三月始闻雷。晓殿鸣檐急,群公罢食回。燕迎风翅健,马踏雾泥开。晚觉微阳透,飞光上绿槐。
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终须买取名春草,处处将行步步随。
老龙高卧复何求,韬敛风雷自一湫。不恨如麻无雨脚,却愁生耳有禾头。向来河内惭移粟,此去江边欲具舟。龙若有灵须早计,霖霪莫待火西流。
六钟翕协六变成,八佾倘佯八风生。乐九韶兮人神感,美七德兮天地清。
春风何萧萧,和雨复兼雪。坼花功未深,偃草势曾烈。毗城癡爱老,怯寒对清拙。衰岩影响士,难御同孤劣。鳌峰人不来,柴门亦休闭。松头栗鼠下,时把藤牀啮。庭际霜禽归,屡吸苔钱缺。一旦春风息,暖日生林樾。幽径磐石上,拄筇行且歇。无弦兮莫弹,有语兮存舌。冷落流水声,古之
间岁流虹节,归轩出禁扃。奔波陶畏景,萧洒梦殊庭。境象非曾到,崇严昔未经。日斜乌敛翼,风动鹤飘翎。异苑人争集,凉台笔不停。石门雾露白,玉殿莓苔青。若匪灾先兆,何缘思入冥。御炉虚仗马,华盖负云亭。白日成千古,金縢閟九龄。小臣哀绝笔,湖上泣青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