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诗书化蜀人,更恢文教大江垠。
诸生亦有如何武,争咏三章转上闻。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送张端明赴召》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周必大。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以诗书化蜀人,
更恢文教大江垠。
诸生亦有如何武,
争咏三章转上闻。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为了送别名叫张端明的人,他受到了征召,要离开。作者回顾了张端明过去的事迹,他通过自己的诗书才能改变了蜀地的人们,更加兴盛了文教事业,使文化的影响力扩展到大江边。同样,其他学生们也以何种方式表现出武勇之气,争相吟诵三章诗篇,让人们传颂。
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对张端明以及其他学生的赞美和祝福。首先,作者回顾了张端明以诗书才能为蜀地人民带来的变化,说明了他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和贡献。这种影响不仅限于蜀地,还扩展到大江边,显示出作者对张端明的推崇。
其次,诗中提到其他学生们也表现出武勇之气,争相吟诵三章诗篇。这里的"三章"可能指的是三首诗篇,意味着这些学生们在文学创作上有所成就。他们的努力和才华使他们的作品为人所知,被传颂开来。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张端明和其他学生的赞美之情。作者通过这首诗词,展示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年轻一代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才华,表达了对他们的鼓励和祝福。
昔日丹阳行乐里。紫金浮玉临无地。宝阁化成弥勒世。龙宫对。时时更有天花坠。浩渺一天秋水至,鲸鲵鼓鬣连山沸。员峤岱舆更赑屃。无根蒂。莫教龙伯邦人戏。
省身要似晨通发,止杀先从暮拍蚊。老负明时无补报,惟将忠敬事心君。
厚于铁围山上铁,薄似双成仙体缬。蜀机凤雏动蹩躠,珊瑚枝枝撑著月。王恺家中藏难掘,颜回饥僝愁天雪。古松直笔雷不折,雪衣女啄蟠桃缺。珮入龙宫步迟迟,绣帘银殿何参差,即不知骊龙失珠知不知。
晓垂朱绶带,晚着白纶巾。出去为朝客,归来是野人。两餐聊过日,一榻足容身。此外皆闲事,时时访老陈。
淮甸西风送客归,江潭落木正飞飞。屋边鹳鹤鸣高垤,道上狐狸笑弊衣。濯足每嫌秋岸冷,摊书还趁夕光微。倦游季子真相似,独有贤妻肯下机。
十二龙城彻晓开,金徒银箭不相催。行随灯市家家月,看到花林树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