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

醉翁门下土,杂遝难为贤。
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昔従南方来,与翁两联翩。
翁今自憔悴,子去亦宜然。
贾谊穷适楚,乐生老思燕。
那因江鲙美,遽厌天庖膻。
但苦世论隘,聒耳如蜩蝉。
安得万顷池,养此横海鳣。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作品评述

《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是一首宋代苏轼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醉翁门下土,杂遝难为贤。
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昔従南方来,与翁两联翩。
翁今自憔悴,子去亦宜然。

贾谊穷适楚,乐生老思燕。
那因江鲙美,遽厌天庖膻。
但苦世论隘,聒耳如蜩蝉。
安得万顷池,养此横海鳣。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醉酒的老人在门前的土地上,杂乱无章的事物难以使人变得聪明。曾子独自一人超越了众多的才子,他的才华孤芳自赏,不受世俗的迎合与妆饰的束缚。曾子从南方来,与醉酒的老人相识并相互欣赏。如今老人自己也憔悴不堪,曾子离去也是理应的。

贾谊在贫困中适应了楚国的生活,乐生老了却思念燕国。是什么让他厌恶了天庖膻的美味?只因为他受够了世俗的争议和喧嚣,这些议论像蜩蝉一样嘈杂刺耳。他希望能拥有一片万顷的池塘,养育起横渡大海的鳣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不拘世俗的人物:曾子和醉翁。曾子是一个才华出众、独立自主的人,他的才华与众不同,与醉翁相交并互相赞赏。醉翁则是一个酒醉常态的老人,他不顾世俗的杂乱和繁琐,心境自由自在。这两个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曾子的独特性格和才华。

诗中还描绘了贾谊和乐生这两个历史人物。贾谊是汉代的文学家、政治家,曾任楚国相,他在贫困中适应了楚国的生活。乐生则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老了却思念燕国。这两个人物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曾子的独特性格和才华,以及他与醉翁的交往。

整首诗以曾子为主线,通过对比和描写其他人物,表达了对独立、自由和超越世俗的赞美。曾子的独特才华使他超越了其他人,他不受世俗的束缚,保持了自己的独立个性。醉翁则是一个象征自由和豁达的形象,他与曾子的相识和赞赏进一步凸显了曾子的特殊地位。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作者希望能拥有一片广阔的池塘,养育起能横渡大海的鳣鱼。这里的池塘和鳣鱼象征着宽广的心境和高尚的品质,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这样的对比和意象,诗词表达了对独立、自由和超越世俗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曾子与醉翁以及贾谊与乐生这些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曾子的独特性格和才华,以及对独立自由的赞美。诗词意境清新,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独立和高尚品质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超越世俗的追求与思考。

  • 《再用韵和陈伯比二首一》

    田里冯生宁屑去,湖海陈卿时肯来。诗书好在家四壁,蒲柳蓊然城一隈。骑上下山益疏矣,鯈从容出何乐哉。市桥十步即尘土,晚雨萧萧殊未回。

  • 《渔庄 (白野达兼善隶颜,柯九思记)》

    公子不好猎,小庄濠上居。长船载大炬,清夜看叉鱼。

  • 《和沈诚庄绎韵(四首)》

    春来倦行乐,春去却寻幽。花落随风舞,溪喧带雨流。乾坤真逆旅,身世似悬疣。何物令人羡,忘机海上鸥。

  •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奔鲸沛》

    奔鲸沛,荡海垠。吐霓翳日,腥浮云。帝怒下顾,哀垫昏。授以神柄,推元臣。手援天矛,截修鳞。披攘蒙霿,开海门。地平水静,浮天垠。羲和显耀,乘清氛。赫炎溥畅,融大钧。

  • 《夜调琴忆崔少卿》

    今夜调琴忽有情,欲弹惆怅忆崔卿。何人解爱中徽上,秋思头边八九声。

  • 《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三首》

    彭城初识子,照眼白而长。异梦成先兆,(予为密州,子立未尝相识,忽告同舍生曰:“吾梦为密州婿,何也?”已而果以子由之子妻之。)清言得未尝。岂惟知礼意,遂欲补诗亡。(子立能诗,而有礼学。)咄咄真相逼,诸生敢雁行。非无伯鸾志,独有子云悲。恨子非天合,犹能使我思。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