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识尽古来人,笔下文章日日新。
万里从亲海边县,要令南国见麒麟。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对元勋才华的赞美和送别的情感。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卷中识尽古来人,
笔下文章日日新。
万里从亲海边县,
要令南国见麒麟。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对元勋的赞美和送别之情。诗人通过称赞元勋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表达了他对元勋的敬佩之情。元勋的作品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每一天都能带来新的惊喜。诗人希望元勋能够从远方的海边县城回到南国,让更多的人见识他的才华,就像传说中的麒麟一样引人注目。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元勋的赞美和送别。诗人通过描述元勋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赞美他的才华独特和创新。诗中的“卷中识尽古来人”表明元勋对历代文人的学问造诣非常深厚。而“笔下文章日日新”则表达了元勋作品的不断创新和突破。诗末的“要令南国见麒麟”则以象征性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元勋在南国崭露头角的期望和祝福。
整首诗意蕴丰富,用字简洁明了,既表达了对元勋才华的赞美,又展现了诗人对元勋未来发展的期望。通过对元勋的赞美和送别,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期待和祝福的情感氛围中,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才华和创新的高度重视。
风有大小,不辨雌雄。山谷之中,遇尔亦凶。
轻肥马上郎,枯槁林下士。声名斲自然,势利焚和气。智人不骇俗,同朝皆用事。物外有华胥,时时梦中至。
盛生东出关,白下桃花满。相逢南阳田,目寄孤云远。君归江国正鸣鸠,草绿空矶燕子愁。与尔期登雨花阁,六朝何处楚江流。
新霜未落汴水浅,轻舸惟恐东下迟。遶城假得老病马,一步一跛饮人疲。到君官舍欲取别,君惜我去频增嘻。便步髯奴呼子履,又令开席罗酒卮。逡巡陈子果亦至,共坐小室聊伸眉。烹鸡庖兔下筹美,盘实飣餖栗与梨。萧萧细雨作寒色,厌厌尽醉安可辞。门前有客莫许报,我方剧饮冠帻欹。
霜染满林红,萧疎夕照中。曾供写秋怨,流出上阳宫。
六国平来四海家,相君当代擅才华。谁知颂德山头石,却与他人戒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