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君不复远为心,余亦扁舟湘水阴。
路逐山光何处尽,春随草色向南深。
陈蕃待客应悬榻,宓贱之官独抱琴。
倘见主人论谪宦,尔来空有白头吟。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送宇文迁明府赴洪州张观察追摄丰城令》是唐代刘长卿的一首诗,诗意深远,带有离别的苦涩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如下:
送别人去远方是心中的愿望,我也坐小船在湘江的阴影里。路途是延绵的山光,不知何处是尽头,春天会随着青草的颜色一路向南延展。陈蕃等待客人应该是在悬挂帷幕的床上,而宓贱则只负责弹着琴。如果遇到主人谈论被贬职的事情,你来了也只能是空有白发而苦吟。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远行的场景,表达了刘长卿对别离的期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采用了明丽的意象描写,如“山光”、“草色”,以及借景抒情的手法,展示了作者的真实感受。
作者表达了自己愿意送别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担忧。他用“余亦扁舟湘水阴”形容自己在湘江中孤独地坐船,暗示着离别的苦涩。在诗中,作者还描绘了山光和草色,表示不知远方道路的尽头在哪里。春天随着青草的颜色向南延展,意味着时光的流逝不可阻挡。
诗中还出现了陈蕃和宓贱这两个人物。陈蕃是等待来访客人的人物,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官员,而宓贱则只是抱着自己的琴。这两个人物的对比,突显了官员的荣耀和琴师的寂寞。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如果遇到主人谈论被贬职的事情,你来了也只能是空有白发而苦吟。这句话暗示了对主人淡泊名利的态度,以及对朋友遭遇不幸的悲伤之情。
通过描绘别离和时光流逝的画面,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远行者的祝福、对时光流逝的担忧,以及对朋友不幸的同情之情。诗人以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观察,具有深远的诗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别离和时光流逝的情感和景象,以及对朋友遭遇不幸的同情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的豁达和深情。
村落争看乌角巾,略谈北事向南人。百年只有中州乐,世世无为塞下民。
招提精舍好,石壁向江开。山影水中尽,鸟声天上来。一灯传岁月,深院长莓苔。日暮双林磬,泠泠送客回。
江分晓色洗征衣,吾道非邪傥是欤。与世无缘伤骨鲠,归田有日放眉舒。虎头食肉亦安用,牛背看山却自如。留得荷锄双手在,尽堪老瓦一轩渠。
中天有台阁,知问汝何能。世路信薄命,吏曹须异称。北归甘醉叟,西上且聋丞。执友论文地,能地兴可乘。
木叶秋容瘦,客怀思故乡。淡云微见月,薄露不成霜。忽忽朱颜改,悠悠白日长。空心仍独夜,减尽昔年狂。
(左车,凭险也。震为雷,兄长之。左,东方之师也。凭险不已,君子忧心,而作是诗。)左车有庆,万人犹病。曷可去之,于党孔盛。敏尔之生,胡为波迸。左车有赫,万人毒螫。曷可去之,于党孔硕。敏尔之生,胡为草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