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能为,寄迹梦寐中。
之子又远去,扁舟逐江风。
而我独栖栖,弱羽挂樊笼。
袖手欲大呼,窘如猿槛穷。
逼迫褐与被,况以忧患攻。
坐令形势隔,出处焉得同。
又无凌云翮,翩翩作归鸿。
强埽道南舍,竹阴泛帘栊。
及此光景长,无惜觥船空。
明发看解缆,渠波剧奔骢。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送毅父弟使江东》是宋代孔武仲所创作的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离别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与无奈。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人生何能为,寄迹梦寐中。
之子又远去,扁舟逐江风。
而我独栖栖,弱羽挂樊笼。
袖手欲大呼,窘如猿槛穷。
逼迫褐与被,况以忧患攻。
坐令形势隔,出处焉得同。
又无凌云翮,翩翩作归鸿。
强埽道南舍,竹阴泛帘栊。
及此光景长,无惜觥船空。
明发看解缆,渠波剧奔骢。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人生的奋斗何能如意,我们常常在梦寐之中追寻自己的归宿。孔武仲表达了对亲人离去的思念之情,他们离开了家乡,乘着小船随着江风漂泊远去。而作者自己却孤独地留在原地,像一只羽毛脆弱地悬挂在笼中,无法自由自在地展翅飞翔。作者心急如猿在笼中窘迫无助,压迫得连衣袍和被褥都变形了,更不用说面对的忧患了。他坐在这里,形势使他与亲人远隔,他们的处境完全不同。作者没有凌云翮这样的羽翼,无法像归鸿那样自由翱翔,只能勉强地清理南舍,坐在竹阴下,看着帘栊上泛起的阴影。在这样的景象中,作者没有任何愿意浪费的东西,连觥船都空空如也。当清晨来临时,他会看着船上的缆绳解开,江水奔流,但他自己却无法离开。
这首诗词通过对别离和困境的描绘,抒发了孔武仲内心的愁苦和无奈。他在家人离去后的孤独和心境的困顿在诗中得到了表达。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景物描写也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心情。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绪和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高义从来盖里闾,枌榆社底得新居。萱堂秀骨松难老,兰砌清才玉不如。天产宝芝彰瑞应,地灵妙相纪生初。定知继展调元手,不负平生万卷书。
燕生松雪地,蜀死葬山根。诗僻降今古,官卑误子孙。冢栏寒月色,人哭苦吟魂。墓雨滴碑字,年年添藓痕。
结约登临百里深,流连风雨一窗阴。新寒镫火照清梦,绝静山林生古音。此日与君相别处,有天知我不言心。归途步步须回首,苍壁擎云几万寻。
江路何迢远,乘舟亦自劳。篷疎霜气入,港狭水声高。旅食无兼味,行装只缦袍。楫师催客起,初日上林皋。
相逢纵酒又连旬,醉倒谁知主与宾。舌在莫谈当世事,眼明仍是故乡人。不愁春与花俱减,但恨君如我更贫。淮上风烟随分好,他年准拟作比邻。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