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杨骥秀才归鄱阳》

客舍风尘弊彩衣,悲吟重见雁南飞。
荆山和氏方三献,太学何生且一归。
旷野已寒谙独宿,长年多难惜分违。
巾箱所得皆幽懿,亦见乡人为发挥。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诗词:《送杨骥秀才归鄱阳》

客舍风尘弊彩衣,
悲吟重见雁南飞。
荆山和氏方三献,
太学何生且一归。
旷野已寒谙独宿,
长年多难惜分违。
巾箱所得皆幽懿,
亦见乡人为发挥。

中文译文:
客栈中风尘弄脏了华丽的衣裳,
悲伤地吟唱着看到雁儿再次南飞。
荆山上和氏献宝三次了,
太学中的杨骥秀才何时能归来呢?
广阔的野外已经寒冷,他熟悉孤独的过夜,
多年来遭遇了许多困难,可惜无法分别违背。
他所得到的礼物都是深思熟虑的,
也看到了乡人们对他的鼓励和期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对杨骥秀才的送别之情。诗中描绘了杨骥秀才在客栈中风尘弄脏了衣裳,感到悲伤地吟唱着看到雁儿再次南飞的景象。这里雁南飞的意象暗示着离别和远行,象征着杨骥秀才即将离开故乡,返回鄱阳。

接着诗人提到了荆山上的和氏献宝,这是指杨骥秀才在太学中的杰出表现,而他何时能返回故乡呢?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杨骥秀才顺利归来的期待和思念之情。

下一段描写了杨骥秀才在旷野中长年独宿,已经习惯了寒冷和孤独的环境。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却无法避免离别和分别的痛苦。这里表现了杨骥秀才坚守初心,不畏艰辛的品质。

最后一句提到了杨骥秀才所得到的礼物都是深思熟虑的,同时也看到了乡人们对他的鼓励和期盼。这里体现了乡人们对杨骥秀才的支持和祝福,表达了他们对他未来发挥才华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杨骥秀才离别归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杨骥秀才的思念和祝福,同时也展示了杨骥秀才坚守初心、不畏艰辛的品质,以及乡人们对他的支持和期待。整体意境悲壮凄美,表达了离别与困难中的坚持与希望。

  • 《游柏谷寺寄范君武》

    绝塞初归喜浣休,东城送客偶成游。山前欲访青兰若,林下初闻黄鷅鹠。双屦高穷溪水出,一身轻共野云浮。寄声德操还能否,炊黍吾过为少留。

  • 《池亭月下独坐》

    游云销尽月当空,危坐西轩快水风。往恨忽从中夜起,赏心难与故人同。鼠惊琴匣闻余响,萤度莲塘见乱红。星薄漏稀犹不寐,寒声通夕战疏桐。

  • 《漂母祠》

    古渡临祠庙,长淮接市门。旌旗摇白日,风雨锁黄昏。贫贱求知己,荣华少故恩。湖边逢牧竖,犹自说王孙。

  • 《金陵杂兴二百首》

    燕子蜂儿各自忙,玉魂谁返杜秋娘。人间抵死无殊丽,免唤分司御史狂。

  • 《迓漕台感书》

    郡县齐瞻使者麾,马蹄行处是霜威。前驱宁免为负弩,高谢未能图拂衣。顾己自知吾道在,折腰甘被俗人议。古来策足皆贫贱,伊起耕夫吕钓矶。

  • 《生日再书》

    汤饼随缘和酱醯,六年三潦念民饥。重逢白发人生日,愿见黄梅雨止时。诗好远过千岁寿,家贫深负五男儿。许身稷契杜陵老,岂谓残生乃至斯。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