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留滞昔经年,唯有诸任时往还。
炊黍留宾不嫌陋,借书度日免长闲。
归来潩水无水问,梦绕伊家古桧间。
二老旧游唯我在,後生谁复识苍颜。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送逊监淮西酒并示诸任二首》是苏辙写的诗词,描述了作者送别逊监淮西时的情景和对逊监淮西的赞美之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淮西留滞昔经年,
唯有诸任时往还。
炊黍留宾不嫌陋,
借书度日免长闲。
归来潩水无水问,
梦绕伊家古桧间。
二老旧游唯我在,
後生谁复识苍颜。
中文译文:
淮西地区的岁月久长地困扰了我,
唯有与诸任相伴才得以往来。
他们愿意在简陋的房屋中款待客人,
借书消磨时光,不让闲暇长久困扰。
回来时,淮水已经没有水可问询,
梦境中仍然环绕着伊家的古桧间。
我们这两位老人仍然继续往来,
年轻人们将来还会认识到我们苍颜的价值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逊监淮西以及与他共同度过时光的诸任的感激之情。淮西地区曾经让苏辙困扰了很久,而他对逊监淮西的离别表达了一种解脱和轻松的情感。他感激逊监淮西在他困顿时帮助他,他们共同度过了许多时光。
诗中提到的"炊黍留宾不嫌陋"表达了诸任对客人的热情好客和不计较简陋条件的态度。他们在简陋的环境下依然愿意招待客人,展现了他们的豁达和善良。
"借书度日免长闲"表达了在逊监淮西的陪伴下,苏辙通过阅读书籍度过了许多闲暇时光,不让自己陷入长时间的无所事事之中。借书成为了他消磨时间和丰富生活的一种方式。
诗的最后两句"二老旧游唯我在,後生谁复识苍颜"表达了苏辙对自己和逊监淮西的共同经历的珍视与自豪。他们这两位老人依然坚持着旧有的游历和友谊,作者希望年轻人们能够认识到他们的智慧和价值。
整首诗词流畅自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感激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通过描绘逊监淮西和诸任的形象,以及他们共同度过的时光,诗词传递了一种亲切和温暖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
十舍到商颜,虽遥不甚艰。东西逆洛水,表里看秦山。身在烟霞外,心存人子间。庭闱况非远,自可指期还。
海底珊瑚高几丈,千年试作千寻网。万牛挽出沧溟深,蛟龙怒号霹雳响。扶桑日浸红涛热,光华照曜黄金阙。季伦本是粗男儿,金椎一击纷如雪。
彩仗神旗猎晓风,鸡人一唱鼓蓬蓬。铜壶漏水何时歇,如此相催即老翁。
故老田居好是闲,无端荐起列鸳班。一朝谪去上阳堡,始悔从前躁出山。
将军埋骨处,过客式英风。北伐生前烈,南枝死后忠。山河戎马异,涕泪古今同。凄断封丘草,苍苍落照中。
修眉横映远山青,却寄芳心一曲琴。可惜相如今病渴,薄情犹赋白头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