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身求至教,求得却东归。
离岸乘空去,终年无所依。
月冲阴火出,帆拶大鹏飞。
想得还乡后,多应著紫衣。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谿人。补诗二首。
送新罗僧归本国
忘身求至教,求得却东归。
离岸乘空去,终年无所依。
月冲阴火出,帆拶大鹏飞。
想得还乡后,多应著紫衣。
译文:
送新罗僧回国
忘掉尘世的身躯,追寻真正的教义,
虽然寻得归宿,却又东方归去。
离开岸边,乘着风帆飞翔,
一年四季都没有停歇之处。
月亮冲出阴云,点燃熊熊的篝火,
船帆被大鹏鸟拍打而飞翔。
一直想着回到故土,
应该穿上紫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新罗僧侣追求佛法的旅程。诗人贯休通过描写僧侣舍弃自我、追求真理的精神,表达了人们对于追求内心真正意义的追求和归宿的思考。
诗的第一句“忘身求至教”,表明僧侣追求佛法的决心,并且决心要摆脱尘世的束缚。第二句“求得却东归”,则表达了僧侣最终选择回到故乡的决定。整首诗以“忘身”、“求至教”、“东归”等词语为纽带,展现出僧侣追求精神解放,归宿的内心动力。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述了僧侣在回国的旅程中的艰辛和孤独。他离开岸边,乘着风帆飞翔,象征着他寻求真理的道路陡峭而困难。他在一年的征程中不停地飘泊,没有停歇之处。诗中的“月冲阴火出,帆拶大鹏飞”则表达了僧侣对于自己还乡的期待和憧憬。
诗的最后一句“想得还乡后,多应著紫衣”,则表明僧侣对于回到故土的向往和渴望。穿上紫衣,象征着他即将成就一个高贵的地位。
整首诗以简练、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僧侣追求真理的旅程。通过描绘僧侣身世和内心决心的转变,诗意深远,同时也寓意着人们对于追求自我内心的真正意义和人生归宿的思考。
齐仲善交。在久弥敬。自我之遘。一遇而定。于穆谢生。以和缮性。有言属耳。有文在咏。
轩冕付傥来,良贵应自有。若人出处间,与世揭山斗。雅宜践高门,断国极可不。临风耿予思,雾雨深稂莠。凛然岩冬柏,特立终耐久。
不用为鼠何数奇,饭牛南山聊自怡。探穴取虎有奇祸,守株伺兔非全痴。文成雕龙成卷轴,画蛇失杯坐添足。走马章台忆旧游,岁月才惊羊胛熟。羊窗要不自猕猴,异□无应心日休。白衣苍狗变化见,世事何如牧猪戏。
寒夜灯前赖酒壶,与君相对兴犹孤。忠州刺史应闲卧,江水猿声睡得无。
美哉水,洋洋乎,我怀先生,送之子于城隅。洋洋乎,美哉水,我送之子,至於新渡。念彼嵩雒,眷焉西顾,之子于迈,至於白马。白马旧邦,其构维新,邦人流涕,画舫之孙。相其口髯,尚克似之,先生遗民,之子往字。
亲在要君召不来,乱山重叠使空回。如何坚执尤人意,甘向岩前作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