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年月日虽则同,学而闻道莫比踪。
学而闻道胡不庸,咎且不免宁论功。
一官俯首蛮貊中,几年积弊频年凶。
去奸植善扶疲癃,我所目见非闻风。
孰持黄诏来自东,谓君违天合君冲。
天家误听州家谬,历计月日曾未充。
使家熟视州家惜,万里君门谁为通。
学而闻道要有用,达岂吾泰穷何穷。
君之授受远有宗,湘水浩浩湘山雄。
龙门当日谓不遇,尹杨亦到明光宫。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送吴叙浦》是宋代赵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送别吴叙浦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吴叙浦的赞赏和祝愿,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对道德伦理的关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吴叙浦的送别和祝福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自身处境和时事的思考。诗词开篇就提到了生辰相同,但学习和追求道德却各有不同,表达了人生的差异和个体的选择之重要。
接下来,诗中揭示了一些社会问题,如官场腐败、积弊频生等,作者表达了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不满。他呼吁要去除奸邪,栽培善良,扶持疲弱,改变社会的风气。作者说自己所亲眼目睹的事实并非流言蜚语,强调了他的观察力和真实性。
接下来的几句提到了来自东方的黄诏,指的是皇帝的诏书。诗人认为皇帝对君臣的选拔任用出现了错误,使得有才德的人无法得到重用,这对国家和社会都是一种损失。他批评了政府的盲目行动和对州县的错误判断,认为应该引起重视和改正。
诗词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表达对君臣关系的思考和对道德价值的探究,强调了学习和追求道德的重要性。他认为学习应该具有实际的用途,不能仅仅停留在空谈和理论上,要让所学之道对社会和个人都有所裨益。他提到了君臣之间的传承和宗法观念,以及湘水和湘山的壮丽景色,将个人的修养与社会的伦理价值相结合。
诗词的结尾提到了龙门和明光宫,以历史典故来点明自己不遇的命运,同时也表达了对吴叙浦的祝愿和对自己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词通过对送别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展示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对社会伦理的关注。
曾传谌母炼丹诀,夜夜西山採明月。壶里满盛鸟兔精,剑尖尚带蛟龙血。一自旌阳县归来,拔宅腾空入金阙。但留仵道八百年,未教他喫东华雪。
清言元论极边涯,南渡风流继永嘉。中散一生慵作吏,渊明无日不思家。悠悠官路降胸臆,苒苒年光侮鬓华。人说乱蛙胜鼓吹,欲将藜杖比高牙。
古巷槐阴合,愁多昼掩扉。独存过江马,强拂看花衣。送客心先醉,寻僧夜不归。龙钟易惆怅,莫遣寄书稀。
晓日彤墀,春风黄伞,天颜咫尺清光。恩袍初赐,一时玉质金相。济济满廷鹓鹭,月卿映、日尹星郎。鸣鞘绕,锦鞯归路,醉舞醒狂。追随宝津琼苑,看穿花帽侧,拂柳鞭长。临流夹径,参差绿荫红芳。宴罢西城向晚,歌呼笑语溢平康。休相恼,争揭疏帘,半出新妆。
未敢分明赏物华,十年如见梦中花。游人过尽衡门掩,独自凭栏到日斜。
上林寒早,仙仗转郊圻。笳鼓入云悲。逶迤辇路过西池。楼阁锁参差。都人瞻望意如疑。犹想翠华归。玉京传信杳无期。空掩赭黄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