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袂不胜情,犀舟击汰行。
倦游无万里,惜别有千名。
春草凄凄绿,江枫湛湛清。
金陵多丽景,此去属兰成。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送吴叔开南征》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掺袂不胜情,犀舟击汰行。
倦游无万里,惜别有千名。
春草凄凄绿,江枫湛湛清。
金陵多丽景,此去属兰成。
诗意:
这首诗词是王安石送别吴叔开南征的作品。诗人与吴叔一同离别时情感激动,难以言表。吴叔乘坐的船在江上行驶,掀起波浪,离去的身影渐行渐远。王安石感到旅途疲惫,却并没有万里行程可去,只能怀念与吴叔的别离。春天的草地仍然苍翠,江上的枫叶清澈明亮。金陵城中有许多美景,吴叔即将到达那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吴叔南征的情感。掺袂不胜情一句中,掺袂表示手臂相互搀扶,不胜情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激之情。犀舟击汰行形象地描绘了船只行驶时激起的波浪,给人一种离别的动感。倦游无万里一句中,倦游指的是诗人旅途劳顿,无万里则表达了他没有像吴叔一样长途旅行的机会。惜别有千名一句则显示了诗人对别离的留恋之情。春草凄凄绿和江枫湛湛清则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传达了大自然的美丽与恢弘。金陵多丽景,此去属兰成一句则表达了吴叔即将到达的目的地金陵的美景,以及他将在那里有所成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王安石对吴叔南征的送别之情,描绘了离别时的动感和诗人内心的感慨。通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美丽的春景和目的地金陵的壮丽景色。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王安石文学风格的典范之作。
艳艳灯欺月,英英人胜灯。红绵开四照,金凤起千层。
一夜严凝作苦寒。头明六出落人间。彤云掺粉蛾飞舞,柳絮随风蝶往还。梅影瘦,竹枝弯。一丘湖玉倚阑干。何人助我丹青力,写入屏山子细
映日低风整复斜,绿玉眉心黄袖遮。大梁城里虽罕见,心知不是牛家花。
怀王自堕马,贾傅至死悲。古人事一职,岂敢苟然为。哭死非为生,吾心良不欺。滔滔声利间,绛灌亦何知。
巉岩古径幽,疏林阁秋雨。小立藓花寒,江清鱼可数。
江上巍巍万岁楼,不知经历几千秋。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猿狖何曾离暮岭,鸬鹚空自泛寒洲。谁堪登望云烟里,向晚茫茫发旅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