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溟之水浩无穷,蜀江滚滚来朝宗。
圣神天子坐法宫,日月所照梯航通。
君才当代相如雄,云烟落纸声摩空。
西来阐教临辟雍,冠带济济如云从。
力排党论开至公,凤鸣骇瞩朝阳桐。
太常正徯肃臣工,归舟却泝蜀江风。
蜀天万里车书同,不应一士无留中。
篙师捩柁毋匆匆,趣回有诏紫泥封。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王常博归蜀》是宋代刘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送别王常博归蜀的场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官员们的聚集,表达了对王常博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赞美,以及对他在蜀地任职的期望和祝福。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观描绘开篇,东溟之水浩无穷,蜀江滚滚来朝宗。描绘了壮阔的江水和水势的磅礴,给人一种广袤、浩渺的感觉。接着,诗词描述了圣神天子坐法宫,日月所照梯航通,将国家元首的威严和权威与自然景观相互烘托,突显了王常博归蜀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几句,赞美了王常博才华出众,如当代的相如雄。云烟落纸声摩空,形象地描绘了他的学问才华超群,众人对他的敬仰之情如云般聚集,声音如纸张翻动般回荡在空中。
随后,诗词提到了王常博西来阐教临辟雍,冠带济济如云从。这里以官员们的形象展示了王常博在教诲治理方面的能力和魅力,他的影响力如同浩浩如云的队伍一般。
接下来的两句,力排党论开至公,凤鸣骇瞩朝阳桐,表达了王常博在公务中公正无私的态度,凤鸣的声音惊动了瞩望着朝阳桐的人们,暗示着他的声望和影响力。
最后两句,太常正徯肃臣工,归舟却泝蜀江风,表达了王常博即将离开的情景,准备乘船顺流而下,回到蜀地。蜀天万里车书同,不应一士无留中,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在蜀地能够有所建树,不辜负人们的期待。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宏大的景象和官员们的聚集,表达了对王常博才华和才德的赞美,以及对他在蜀地的期望和祝福。通过景物描写和隐喻的运用,使诗词充满了美感和深意,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对王常博的敬佩之情。
炉峰绝顶楚云衔,楚客东归栖此岩。彭蠡湖边香橘柚,浔阳郭外暗枫杉。青山不断三湘道,飞鸟空随万里帆。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伫开缄。
乱石何年烂,千林昨夜黄。晓耕来鸟雀,麦垅纵牛羊。投老须微禄,持身阙寸长。洗心闻吉语,时事信难量。
寡求忘市远,易足任囊空。院吏催呈史,家僮笑忍穷。鬓毛惊尽白,仓粟饫陈红。赖有三峨梦,时时到枕中。
理邑想无事,鸣琴不下堂。井田通楚越,津市半渔商。卢橘垂残雨,红莲拆早霜。送君催白首,临水独思乡。
溪南浑似辋川居,不啻当年卧草庐。从昔金声蒙酱瓿,至今汗血困盐车。端知将相真无种,更喜才华甚有余。及此知机同免祝,季鹰初不为鲈鱼。
底用匆匆便据鞍,离觞纵满不能欢。潇湘万里客愁远,鶗鴃一声春事阑。此去宦游当益显,时来功业自非难。似闻幕府资奇画,好借雄风弄羽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