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闍梨与佛身同,灌顶难施利济功。
持咒力须资运祚,度人心要似虚空。
东周路踏红尘里,北极门瞻紫气中。
好进梵文沾帝泽,却归天策继真风。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送谭三藏入京》中文译文:
阿闍梨与佛身同,
灌顶难施利济功。
持咒力须资运祚,
度人心要似虚空。
东周路踏红尘里,
北极门瞻紫气中。
好进梵文沾帝泽,
却归天策继真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写给谭三藏的送别诗。诗人以佛教理念为主题,通过谈论灌顶和持咒的难度以及修行的要求,表达了对谭三藏入京的祝福。
第一句“阿闍梨与佛身同”,指的是阿弥陀佛和阿闍梨(指出家修道者的称呼)身体合一,即修行者能够与佛陀心心相印,达到悟道的境界。
第二句“灌顶难施利济功”,灌顶是佛教仪式中一种赐予佛教徒神力的仪式,灌顶本身是一种修行功法,能够帮助人们实现智慧和利益众生的目标。
第三句“持咒力须资运祚”,指的是修行者要持咒(念经、念咒),以积累积德,提升运势,实现自己的修行目标。
第四句“度人心要似虚空”,意味着修行者要具备无私无我、不受自我欲望束缚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利益众生,达到智慧和解脱。
接下来的四句讲述了谭三藏的行程和前途。诗中提到“东周路踏红尘里”,意味着谭三藏将踏上一段尘世之旅,面对许多世俗的纷扰和困扰。
“北极门瞻紫气中”表示京城(即长安)是帝王之地,有着紫气,寓意着谭三藏在京城将有更高的机遇和成就。
最后两句“好进梵文沾帝泽,却归天策继真风”,表达了谭三藏在进入京城后,若能掌握梵文(佛教经典语言),就有机会受到皇帝的赏识和拔擢,继承真正的权势和威风。
整首诗以佛教修行思想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谭三藏入京的美好祝愿和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崇敬和赞美。
极目生晚照,幽情眷兰芷。白苹叶里风,不在秋江起。
三百六十斤油,何须苦苦问他求。心光廓彻灯何用,水草无心若画牛。五味舌头无足日,煎熬煮炙几时休。功辨斯成无点染,西江一口绝纤流。
梦断灯残闻雁声,揽衣起坐待天明。街头浊酒不堪醉,窗外疏梅空复情。人欲见挤真砭石,身宁轻用作投琼。南湖可引春畴美,只合躬耕毕此生。
世上升沉一辘轳,古来成败几樗蒱?试看大醉称贤相,始信常醒是鄙夫。起舞非无垂白伴,暮归仍有枕髦扶。即今不乏丹青手,谁画三山社饮图?
北固江山自有余,不分清景到绳枢。凭君笔底真三昧,幻出云烟入坐隅。
吴姬舞,朝看成云暮看雨。偶然欲笑一回眸,锦段金钱落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