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蒿频岁掩乡关,再喜相逢一破颜。
游子年华红叶老,幽人风味白云閒。
那知箧裹书成后,犹作溪边兴尽还。
流落天涯俱避地,念君更入万重山。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爲湖南安抚司参议官。着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爲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送孙肖之还缙云》是宋代诗人王铚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蓬蒿频岁掩乡关,
再喜相逢一破颜。
游子年华红叶老,
幽人风味白云閒。
那知箧裹书成后,
犹作溪边兴尽还。
流落天涯俱避地,
念君更入万重山。
译文:
常年蓬蒿掩盖着乡关,
再次相逢又一次露出笑颜。
游子的年华如同红叶般老去,
幽居的人沉浸在闲云的风味中。
谁知道曾经包裹着书籍的行囊,
现在已经成为空旷无聊。
流落在天涯的人都避开这个地方,
只有思念朋友的心归入了万重山。
诗意:
这首诗是王铚送别孙肖回到缙云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时光的流转和朋友相逢离别的情景,表达了人生的变迁和离散的苦楚。蓬蒿掩盖乡关的意象暗示了岁月的流转,而喜悦的相逢却能破除其中的忧愁。游子的年华如同红叶一般逐渐老去,而幽居的人则安静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然而,箧中的书籍已经失去了乐趣,行囊成为空旷无聊的存在。诗末表达了离散的苦楚,流落在天涯的人都不再回避这个地方,唯独思念朋友的心归入了万重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离散的苦楚和友情的珍贵。蓬蒿掩盖乡关的形象使人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无情,而喜悦的相逢则给人带来一丝温暖和欢愉。通过游子年华红叶老和幽人风味白云閒的对比,诗人传达了人生阶段的变迁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箧中的书籍成为空旷无聊,体现了诗人对远离故乡的孤独和失落。最后的万重山象征着遥远的距离,而思念朋友的心却能穿越这万重山的障碍,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眷恋和珍视。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将离散和思念交织在一起,表达了王铚对友情的深情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读者通过诗中的景象和情感,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转和离散的痛苦,同时也能体会到友情的珍贵和思念的力量。
绿绮新裁织女机,摆风摇日影离披。只因青帝行春罢,闲倚东墙卓翠旗。
万里江山助,千年苏李师。纷纷多假力,落落要真知。巧手宁无伪,徐行不厌迟。文章自公器,造物匪人私。
春景精研。花草新鲜。夏日赫绽红莲。忽然秋早至,见山亭、柳上鸣蝉。飚地朔风来到,飘白雪、遍山川。百岁光阴如*指,一灵真性好搜玄。得后*周全。养就神和气,结成丹、灿灿团圆。五道耀明齐聚,簇拥上
吏卒稀仍散。僮奴野自亲。问吾适无恙,遽病此何因。初觉身为客,还疑老逼人。焚香发深省,一笑对残春。
身随虚空如梦觉,万机截断任天真。单单留得娘生口,个事如何说向人。
恶语岂堪酬妙句,粗餐曾不餍常珍。得君海错俱奇绝,从此鄞江发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