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璧邦家重,苍山道路深。
剸裁知唾手,拊字勉劳心。
通鉴家传学,迂书坐右箴。
故人情谊重,赠别比南金。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司马大亨赴遂昌宰》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蒲璧邦家重,苍山道路深。
在蒲璧邦的家族地位崇高,苍山之间的道路异常险峻。
剸裁知唾手,拊字勉劳心。
剸裁(指文书的整理、编辑)是司马大亨的专长,他对于整理文献毫不费力,而字字拊心,用心勉励。
通鉴家传学,迂书坐右箴。
通鉴(《资治通鉴》)是历史著作,家传的学问是指司马大亨家族的学术传统。迂书坐右箴意味着司马大亨在书法上追求高深,严谨且有智慧的箴言。
故人情谊重,赠别比南金。
故人的情谊深厚,离别时的赠礼宝贵如南方的黄金。
诗意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司马大亨赴任遂昌宰的场景为背景,通过表达对他的赞美和祝福,展现了作者对司马大亨的敬重和友情。诗中描绘了司马大亨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和其在学术和书法方面的才华。作者以简洁的语言,将对司马大亨的赞美融入到对友情和离别的思考之中。
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苍山险峻的景象,以及司马大亨在家族和学术领域中的突出地位。诗人通过对司马大亨的才华和品德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情谊和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之间的交往和关怀。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司马大亨的敬意和友情,同时也展示了宋代士人的风貌和情感。通过描绘司马大亨的学问才华和家族背景,诗人表达了对他的钦佩和祝福,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和真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