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劫坦然无异色,东西何立谁南北。
若言别有一灵光,认子不真元是贼。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颂十玄谈·心印》
中文译文:
历经劫难,心境却平静无异。东西南北,如何界定。若说还有一种神奇的光芒,那是认为心灵不真实的骗子。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超越形而上的思考和洞察力。诗人释印肃通过"颂十玄谈"这个篇章,探讨了心灵的真实性和世界的本质。他认为,尽管我们在历经困难和苦难时可能会对心灵的存在产生疑惑,但真正的心灵是超越物质世界的,它的存在不受方向和界限的限制。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释印肃对心灵和真实性的思考。他通过历劫坦然无异色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时,内心可以保持平静和淡定的态度。接着,他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东西南北,如何界定。这种质问不仅是对空间概念的挑战,更是对人们思维方式的思考。释印肃认为,真正重要的不是空间的方向和界限,而是心灵的本质和存在。
最后,诗人提到了一种灵光,他指出这种灵光实际上是对心灵真实性的怀疑和否定的产物。他以诗词的方式表达了对那些否认心灵存在的观点的批评。他认为,将心灵视为虚假的、欺骗性的存在是错误的观念,因为心灵是超越物质世界的,它是我们真实的本质。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探讨了心灵的真实性和世界的本质。它引发了对人类存在和思维方式的深入思考,呼唤人们超越形而上的层面来思考生活的意义。
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柳长。仙游终一閟,女乐久无香。寂寞骊山道,清秋草木黄。
新妇滩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沈钩。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吹雨转船头。
红花半落燕于飞,同客长安今独归。一纸乡书报兄弟,还家羞著别时衣。
耳根静处水流村,眼界空时山在门。
蜀中耆旧今无几,相逢握手堪流涕。倦游潦倒不还家,旧俗陵迟真委地。钱荒粟帛贱如土,榷峻茶盐不成市。诗书乡校变古法,节行故人安近利。欲归长恐归不得,归去相欢定谁是。低徊有似羊触藩,眷恋仅同鸡择米。中山先生昔所爱,南都摄尹私相喜。穷冬夜长一事无,灯火相従夜深睡。
霜崖雪壁花千树,玉骨冰魂月一痕。芳洁不为尘土涴,琼英跕跕堕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