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休嗟叹,君方任老臣。
凤书才入手,鹊印喜离身。
锦帐眠来旧,花砖步去新。
离情棠树晓,吟思洛阳春。
御札催应并,天文动已频。
拜迎台有吏,泣送巷无人。
寺宿知题璧,山行想驻输。
从兹归近密,闲谒转无因。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师刑部赴阙》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魏野。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首休嗟叹,君方任老臣。
凤书才入手,鹊印喜离身。
锦帐眠来旧,花砖步去新。
离情棠树晓,吟思洛阳春。
御札催应并,天文动已频。
拜迎台有吏,泣送巷无人。
寺宿知题璧,山行想驻输。
从兹归近密,闲谒转无因。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白发老人不必悲叹,君主任命年迈的臣子。
凤凰图书方才入手,鹊印喜远离身。
床帐锦绣依然,但步履已经迈向新的地方。
离愁的桃花在黎明时分发出晓颜,吟唱着思念洛阳的春天。
皇帝的诏书催促着一起行动,天象的变化已经频繁。
官员们在宫殿门前迎接,巷子里却无人相送。
住寺庙时了解到题璧的来历,登山行走时想起过去曾停留的地方。
从现在开始回到更加隐秘的地方,闲逛访友却转无机缘。
这首诗词以送别刑部官员赴任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时光流转的思索。诗中描绘了白发老人的形象,表达了他对君主的忠诚和为国家尽职的态度。诗中提到的凤书和鹊印分别代表了官员的文书和印章,暗示了他离开官场的喜悦和解脱。诗中通过对锦帐、花砖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旧时的美好回忆和迎接新环境的期待。离情棠树和洛阳的春天象征着离别和思念,使诗词充满了离愁别绪。诗中的御札、天文的变化等描写了官场的繁忙和时光的流转。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返乡的迷茫和无奈。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细腻的景物和情感的交织,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时光流转的思考,同时也传达出对友人的祝福和自己的返乡之情。
百卉千花了不存,堕溪飞絮看无痕。家人自作清明节,老子来穿绿暗村。日落啼鸦随野祭,雨余荒蔓上颓垣。道边醉饱休相避,作吏堪羞甚乞墦。
树杪风来玉佩惊,仙香远胜市廛清。细看一段孤高趣,恰似幽人避世情。
四更山吐月,皎皎为谁明。幽人赴我约,坐待玉绳横。野桥多断板,山寺有微行。今夕定何夕,梦中游化城。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春渚连天阔,春风夹岸香。飞花渡水急,生柳向人长。远岫分苍紫,澄波映渺茫。此身萍梗尔,泊处即吾乡。
佳郡望都城,相闻击柝声。宾朋缠执别,耆旧已前迎。彩服当年戏,骊驹此日荣。弦歌应尽在,琴调不须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