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垂暮年,不受烦恼攻。
欲修沙门果,坐怪须发空。
言有摩尼珠,自照迷妄踪。
当来滞碍心,如以巨物舂。
妻子昔所爱,今断如溃痈。
欲作大医王,遍救瘖与聋。
长安坐寂寞,饥腹听午钟。
行归洗耳恭听黄尘,誓将归青松。
一蠡渡长淮,东望迦叶峰。
我走名利场,未可谈从容。
软语感屡发,为我清心胸。
上士无住著,此别何由逢。
毛滂(一○六○~?)字泽民,号东堂居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以父荫入仕,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官郢州长寿尉。哲宗元祐中,爲杭州司法参军,移饶州。绍圣四年(一○九七),知武康县。徽宗崇宁初,召爲删定官(《苏轼诗集》卷三一施元之注)。政和四年(一一一四),以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尚存世。事见《东堂集》有关诗文。有《东堂集》六卷,诗四卷,书简二卷,乐府二卷及《东堂词》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东堂集》十卷,其中诗四卷。 毛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送僧觉归上饶》是宋代毛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上士垂暮年,不受烦恼攻。
欲修沙门果,坐怪须发空。
言有摩尼珠,自照迷妄踪。
当来滞碍心,如以巨物舂。
妻子昔所爱,今断如溃痈。
欲作大医王,遍救瘖与聋。
长安坐寂寞,饥腹听午钟。
行归洗耳恭听黄尘,誓将归青松。
一蠡渡长淮,东望迦叶峰。
我走名利场,未可谈从容。
软语感屡发,为我清心胸。
上士无住著,此别何由逢。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送别僧人觉归上饶的情景。诗中通过对僧人的描写,表达了对高尚人品和追求解脱境界的赞颂,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纷扰和名利场的厌恶之情。作者以自己的心境作为反衬,表达了对清净心灵和追求自由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僧人觉的敬佩和向往。诗的开头写道:“上士垂暮年,不受烦恼攻。”这里描述了僧人觉作为一个达到高尚境界的人,不受世俗烦恼的侵扰。接着,诗中表达了僧人追求解脱和清净的决心,但却发现修行的道路并不容易,如同“坐怪须发空”,修行的果实并非易得。
诗中还出现了“摩尼珠”一词,摩尼珠是佛教中的宝珠,象征着智慧和真理。作者以摩尼珠自照来暗示修行者应当反思自己的迷妄和错误。接下来的几句中,作者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描述了修行者在纷繁世界中受到各种阻碍和困扰,如同面对巨物般艰难。
诗中还提到了作者的妻子,表达了作者舍弃家庭和世俗情感的决心,将个人的追求置于首位。作者还表达了对医学和慈悲行为的向往,但对于名利场的厌弃和对清心自由的追求更胜一筹。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送别僧人的心情,诗中提到“归青松”,归青松象征着追求自由和超脱尘世。整首诗以简练、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僧人和清净心灵的赞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名利场的厌恶和对自由追求的向往。
珍重临分白玉卮,醉中那暇说相思。天寒道远酒醒处,始是忆君肠断时。
融结成来不记秋,断崖苍壁锁烟愁。中分洪造夏王力,横截大山伊水流。八节滩声长在耳,一川风景尽归楼。行人莫动凭栏兴,无限英雄浪白头。
城南饮骑散,君赴蓬山庐。禁门肃清夜,飞阁何渠渠。深沉漏下始,萧飒雨气馀。俯仰河汉明,高情邈冲虚。独怀同舍郎,被命分左鱼。得州东南胜,绕郭生芙蕖。苦嗟已留滞,三岁纷尘裾。人生固不一,理亦相乘除。或彼有所近,或此亦以疏。冯唐匿郎署,白首常晏如。方朔虽金门,避世
大誓悯涂炭,乘机入生死。中州法既弘,葛陂暴亦止。乳孔光一室,掌镜彻千里。道盛咒莲华,灾生吟棘子。埋石缘虽谢,流沙化方始。
天遣今年到五夫,还如雪后望西湖。磬庵老子今诗伯,红叶盈庭许屡书。
朝来驻马香街里,风度遥闻语笑声。无事闭门教日晚,山桃落尽不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