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僧归遂州》

宝师本巴蜀,浪迹游淮海。
定水湛虚明,戒珠炯圆彩。
飘零乡县异,晼晚星霜改。
明发又西征,孤帆破烟霭。

作者介绍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作品评述

诗词:《送僧归遂州》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宝师本巴蜀,
浪迹游淮海。
定水湛虚明,
戒珠炯圆彩。
飘零乡县异,
晼晚星霜改。
明发又西征,
孤帆破烟霭。

中文译文:
宝贵的师傅本是巴蜀人,
我漂泊在淮海之间。
定水湛蓝明亮,
佛珠闪耀着圆彩。
离散故乡异域,
晦暗的夜晚岁月变迁。
再次启程向西征,
孤单的帆船穿越烟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秦观写给一位僧人的送别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僧人的别离,表达了离乡背井、漂泊流离之情,同时也融入了对佛教的敬仰和追求。

首两句描述了诗人自己的境遇,他离开了巴蜀故乡,在淮海之间流浪。接着,诗人以定水湛蓝明亮、佛珠光彩夺目的形象,表达了对佛教的赞美和仰慕。

第四句中的“飘零乡县异”表达了诗人离散故乡、漂泊他乡的孤寂和困苦,而“晼晚星霜改”则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诗词:《送僧归遂州》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宝师本巴蜀,浪迹游淮海。
定水湛虚明,戒珠炯圆彩。
飘零乡县异,晼晚星霜改。
明发又西征,孤帆破烟霭。

中文译文:
宝师原籍在巴蜀,却四处游荡于淮海之间。
水面平静如镜,湛蓝的天空明亮,僧人手中的念珠闪烁着明亮的光彩。
漂泊逐渐使故乡和家乡变得陌生,经历了许多年月的变迁。
再次启程向西方征程,孤独的帆在烟雾中破裂。

诗意:
《送僧归遂州》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僧人离开家乡巴蜀,四处游历的经历。诗中描绘了僧人离开家乡后所经历的种种变化,包括水面的平静、蓝天的明亮以及念珠闪烁的光彩。诗人通过描写漂泊的经历和孤独的旅程,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僧人的离别和漂泊之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展现了离乡别井后的孤独和迷茫。诗中的水面、天空和念珠等形象都具有鲜明的意象感,给人以清晰的视觉感受。最后一句“孤帆破烟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孤独的旅行者在茫茫烟雾中的身影,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抒发了离别和彷徨的情感,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增添了诗的意境和艺术感。秦观以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带来的苦痛,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这首诗展示了宋代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 《蕉叶》

    绿绮新裁织女机,摆风摇日影离披。只因青帝行春罢,闲倚东墙卓翠旗。

  • 《和折子明丈闲居杂兴十首》

    万里江山助,千年苏李师。纷纷多假力,落落要真知。巧手宁无伪,徐行不厌迟。文章自公器,造物匪人私。

  • 《山亭柳》

    春景精研。花草新鲜。夏日赫绽红莲。忽然秋早至,见山亭、柳上鸣蝉。飚地朔风来到,飘白雪、遍山川。百岁光阴如*指,一灵真性好搜玄。得后*周全。养就神和气,结成丹、灿灿团圆。五道耀明齐聚,簇拥上

  • 《龚令国英约小集感冷暴下皈卧感而赋焉》

    吏卒稀仍散。僮奴野自亲。问吾适无恙,遽病此何因。初觉身为客,还疑老逼人。焚香发深省,一笑对残春。

  • 《历道人字弗云》

    身随虚空如梦觉,万机截断任天真。单单留得娘生口,个事如何说向人。

  • 《酬孔纯老送海错三首》

    恶语岂堪酬妙句,粗餐曾不餍常珍。得君海错俱奇绝,从此鄞江发兴新。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