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长淮北,东风破雪寒。
此行休问路,蓦直到长安。
贺铸(一○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宗狂客,卫州(今河南汲县)人。以唐贺知章爲远祖,因自称越人。初以外戚恩爲右班殿直,官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徐州宝丰监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以李清臣、苏轼等荐,监鄂州宝泉监。丁母忧服除,通判泗州、太平州,管勾亳州明道宫。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南。又以荐復起,管勾杭州洞霄宫。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再致仕。七年,卒于常州,年七十四。铸善爲词章,以填词名家,因《青玉案》词“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诗亦爲时人所重,自编《庆湖遗老诗集》前后集,今有前集传世。集中诗题下多详注作诗年月及诗中涉及的人物里居姓字,见出今本仍系自编本之旧。事见《庆湖遗老诗集》原序及附录《贺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贺铸诗,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在原集九卷后增补“拾遗”“补遗”各一卷。参校清干隆彭氏知圣道斋抄本(简称清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本(简称宋人集),并酌校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中所收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僧法印智因西上》是宋代贺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僧人法印智因西行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千里长淮北,东风破雪寒。
此行休问路,蓦直到长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法印智因的送别之情。首句“千里长淮北,东风破雪寒”,描绘了北方淮河流域的冬天景色,寒冷的东风吹破了雪的寒冷。这一景象象征着离别的凄凉和艰难。
接下来的两句“此行休问路,蓦直到长安”,表达了诗人对法印智因的深深祝福和期望。诗人告诉法印智因,不必问路,因为他的行程已经决定,他将直接到达长安。长安是当时的宋朝首都,也是文化繁荣的中心,代表着安定和繁荣。通过表达对法印智因的送别和祝福,诗人也表达了对国家的美好愿景和对和平繁荣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离别的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贺铸细腻的情感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的寄托,传达了作者对离别和未来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高岭冒层岚,疏林逗残照。何处觅孙登,云间听长啸。
雨歇秋方静,扶携上塌船。共怜今夕好,不减昨宵圆。绝潦浑无地,除山尽是天。清光溢心眦,倾赏愈丁年。
画烛寻欢去,羸马载愁归。念取酒东垆,尊罍虽近,采花南浦,蜂蝶须知。自分袂、天阔鸿稀。空怀梦约心期。楚客忆江蓠。算宋玉、未必为秋悲。
元佑于今几故家,要寻遗事渺难涯。虚名可愧铁炉冒,实美当知丙穴嘉。柱后惠文余故窘,伍符尺籍子无嗟。神仙也说多官府,何物蜂房亦趁衙。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心复何似。
汉儒多辟司徒掾,掾属虽委地望高。闻有袁安在公府,可无陈宠作辞曹。修鲸未肯随鳞介,威凤终须现羽毛。少壮功名当拾取,金台落日射征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