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清兄见天童并扣石溪》

前宝公兮后宝公,分身说法在玲珑。
访寻不用论宾主,十二面门元一同。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清兄见天童并扣石溪》是宋代释绍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清兄去见天童,还有一同去扣石溪。
前者是宝公,后者也是宝公,他们以不同的形态传授妙法。
无需辩论宾主之分,十二面门都指向同一个源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释绍昙送别好友前往天童寺并一同游览石溪的情景。在这首诗中,释绍昙以一种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佛理和人生哲理。

诗中的“前宝公兮后宝公”一句,表达了佛教中的“前身”和“后身”的概念。佛教认为,众生的前身和后身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前身是后身的根源。释绍昙以这样的表述方式,暗示着人生的前后相继,前者的经历和教诲对后者产生了重要影响。

“分身说法在玲珑”这句诗,表达了佛法的广博和多样性。佛法有许多不同的门派和教义,但它们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即觉悟和解脱。释绍昙以“十二面门元一同”来形容佛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和超越个人的特点。

诗词整体上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启发,表达了释绍昙对佛法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没有过多华丽的修辞和华美的描写,而是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哲理,使人思索其中的意义。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佛教文化的特点,以及诗人对佛教思想的理解和推崇。

  • 《重赠刘原父》

    忆昨君当使北时,我往别君饮君家。爱君小鬟初买得,如手未触新开花。醉中上马不知夜,但见九陌灯火人諠哗。归来不记与君别,酒醒起坐空咨嗟。自我我亦随往矣,行即逢君何恨邪。岂知前後不相及,岁月◇◇行无涯。古北岭口踏新雪,马盂山西看落霞。风云暮惨失道路,◇谷夜静闻◇

  • 《诸公招饮不赴诗送酒》

    又桨浮波日夜催,胥涛不到子陵台。为怜摘菊空盈把,故遣鸱夷送酒来。

  • 《秋夕和吕讲师韵》

    谁弹招隐操,云外伴清幽。午夜山林月,一花天地秋。经窗凉影淡,禅榻古香浮。不作蟾宫梦,凄然忆旧游。

  • 《春社日祀事既毕轿中得三绝》

    辗然冯轼受风吹,吏皂前惊雨湿衣。岂识主人非崛强,一川生意索褰帏。

  • 《钓雪老渔》

    彼渔者何人,莫是沧浪叟。万顷自清心。千山同白首。忘世但生纶。得鱼唯换酒。醉后任扁舟,流到湘川口。

  • 《偈颂一百六十首》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大家出只手,彼此不相饶。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