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法时难得,亲年富有余。
端为李君御,尽读邺侯书。
结友真莫逆,论才有不如。
折腰终不补,可但曳长裾。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送秦觏二首》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对秦觏的送别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秦觏二首
师法时难得,
亲年富有余。
端为李君御,
尽读邺侯书。
结友真莫逆,
论才有不如。
折腰终不补,
可但曳长裾。
诗意:
诗的第一首描述了秦觏是如何受到时代风尚的影响,以及他在儿童时期就展现出的才华。第二首表达了对秦觏的赞赏和送别之情,他与秦觏结成了真挚的友谊,认为秦觏的才华胜过自己。最后两句表达了秦觏的谦逊和不愿意屈尊奉承的态度,他宁愿保持自己的独立和风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陈师道对秦觏的赞赏和送别之情。诗人首先强调秦觏是一个受到时代潮流启发的才子,年轻时就显示出非凡的才华。他被称为"李君御",这说明他的才华得到了皇帝的嘉奖和认可,而且他阅读了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邺侯的书籍。
诗人与秦觏结成了深厚的友谊,认为秦觏的才华要胜过自己。这种友谊是真挚而无法逆转的,他们相互倾诉,彼此交流。陈师道承认自己在才华上不如秦觏,这显示了他对秦觏的钦佩和尊敬。
最后两句表达了秦觏的个性特点和态度。他不愿屈服于权贵,不愿媚上欺下。"折腰终不补"表明他不会向权贵低头顺从,宁愿保持自己的独立和骄傲。"可但曳长裾"形象地描绘了秦觏的形象,他行走时长袍飘逸,象征他高洁的品质和自由的精神。
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秦觏的敬意和赞赏,同时也展示了秦觏独特的个性和追求独立的精神。
旧苑新晴草似苔,人还香在踏青回。今朝此地成惆怅,已后逢春更莫来。
得邑宁论小,居官最近民。中诚傥无倦,同体会相亲,暇日书还读,清源政自新。吾兄有遗训,尔辈足持循。
无奈巴南柳,千条傍吹台。更将黄映白,拟作杏花媒。
涧道散寒流,衡沙漫田亩。妖狐行野碓,风叶满舂臼。
茂苑犹香名,南阳已荒皁。更兼芗林中,三洲是三岛。
心忆春归,似佳人未来,香径无迹。雪里红梅,因甚早知消息。百卉芳心正寂。夜不寐、幽姿脉脉。图清晓、先作宫妆,似防人见偷得。真香媚情动魄。算当时寿阳,无此标格。应寄扬州,何郎旧曾相识。花似何郎鬓白。恐花笑、逢花羞摘。那堪羌管惊心,也随繁杏抛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