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欲求吾志,时方摭我华。
强将愁出塞,空得病还家。
日转山河暖,风含草木葩。
胜游思一往,不敢问三车。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送契丹使还次韵答净因老》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中文译文:
老欲求吾志,时方摭我华。
强将愁出塞,空得病还家。
日转山河暖,风含草木葩。
胜游思一往,不敢问三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宋代写的作品,题目是《送契丹使还次韵答净因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年老时期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第一句"老欲求吾志,时方摭我华"表达了作者年老之时仍然渴望追求自己的志向,但光阴飞逝,时机已经不再青春。"时方摭我华"意味着时机已经将自己从青春的花朵中采摘出来。
第二句"强将愁出塞,空得病还家"描绘了作者在壮年时期奋力挣扎,为国家出征,但最终只是带着忧虑和病痛回到家中。这句话反映了现实的残酷和个人的无奈。
第三句"日转山河暖,风含草木葩"描述了四季更迭,自然界的变化。山河逐渐回暖,风吹拂着新生的草木。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前两句的沉重对比,展示出生命的持续和希望的存在。
最后一句"胜游思一往,不敢问三车"表达了作者对胜利之后心境的思考。虽然胜利了,但作者却不敢去追问功成名就的奖赏,而是思考自己曾经的游历与奋斗。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功利和权位的超越,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实。
整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王安石在年老之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功利世界的超越。通过对时间的感知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传递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自由的情怀。
岁秋固多雨,每恨不及时。黄麈蔽赤日,苗槁已不迟。踏车声如雷,力尽真何为!天岂不念民,云族风散之。穷民守稼泣,便恐化棘茨;妻子不望活,所惧尊老饥。我愿上天仁,顾哀民语悲;鞭龙起风霆,尚继丰年诗。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东洛言归去,西园告别来。白头青眼客,池上手中杯。 ——裴度离瑟殷勤奏,仙舟委曲回。征轮今欲动,宾阁为谁开。 ——刘禹锡坐弄琉璃水,行登绿缛堆。花低妆照影,萍散酒吹醅。 ——白居易岸荫新抽竹,亭香欲变梅。随游多笑傲,遇胜且裴回。 ——张籍澄澈连天境,潺湲出地雷。
此去于门咫尺间,樽罍无计得跻攀。断魂欲伴行云去,犹恐歌喉误小蛮。
旧病重来,依样葫芦,地复天翻。怪非观珍宝,眼球震颤;未逢国色,魂魄拘挛。郑重要求,"病魔足下,可否虚衷听一言?亲爱的,你何时与我,永断牵缠?"多蒙友好相怜,劝努力精心治一番。只南行半里,首都医院,纵无特效,姑且周旋。奇事惊人,大夫高叫:"现有磷酸组织胺。别害
故园离乱后,十载始逢君。长恨南熏奏,寻常只自闻。荒窗秋见岳,赤地夜生云。莫叹谋身晚,中兴正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