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钟残又拂衣,锡声还独向南飞。
千峰冷截冥鸿处,一径险通禅客归。
青石上行苔片片,古杉边宿雨霏霏。
劳生有愿应回首,忍著无心与物违。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送略禅者归南岳》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深邃,表达了诗人对禅者离去的送别之情,以及禅者与世无争、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在林中敲钟声逐渐减弱,
禅僧拂去衣上的灰尘。
钟声独自回荡向南边逝去。
千峰中,冷冷地截断迁徙的天鹅,
一条险峻的小径,通向禅者故乡。
行走在青石上,苔藓片片。
沿着古杉边缘,宿雨绵绵细细飘淋。
疲劳的生命,有了归去的愿望,
但必须忍耐,心中无愿与外物争斗。
诗中通过描绘禅者离去的场景,展现了禅宗思想的特征。诗人运用林中的钟声、青石、古杉等自然元素,与禅者的归去情景相结合,形成了宁静、恬淡的意境。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将禅者追求内心寂静、超脱尘世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传递出一种超脱尘嚣的禅宗思想,表达了对物欲的超然态度。诗人在送别禅者的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禅境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揭示出诗人对内心的追求,以及对真理和解脱的渴望。同时,诗人也呼吁人们放下物欲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越。
整首诗凝练而富有深意,体现了唐代诗人的审美追求和精神追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和内心宁静的向往,体现了禅宗的精神核心。这首诗词也成为了禅宗思想在诗歌艺术中的重要表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草宿披宵露,松餐立晚风。乱离嗟我在,艰苦有谁同。祖逖关河志,程婴社稷功。身谋百年事,宇宙浩舞穷。
野鹤元同性,晴山正满门。那知有城市,初不异丘樊。水静嫌风挠,花开畏蝶喧。应当如是观,客至亦忘言。
长松。之风。如公。肯余从。山中。人心与吾兮谁问。湛湛千里之江。上有枫。噫,送子东。望君之门兮九重。女无悦己,谁适为容。不龟手药,或一朝兮取封。昔与游兮皆童。我独穷兮今翁。一鱼兮一龙。劳心兮忡忡。噫,命与时逢。子取之食兮万锺。
微火如萤度篆盘,明窗坐败几蒲团。群儿谁信老怀嬾,万事不禁醒眼看。道在箪瓢端自足,心闲天地本来宽。此生自断君知否?不办归装也挂冠。
身事未如意,眉头不暇攒。青衫笑官冷,白屋带儒酸,痴性生业澹,中年贫最安。不为温饱计,尽可耐饥寒。
元是西都散汉,江南今日衰翁。从来颠怪更心风。做尽百般无用。屈指八旬将到,回头万事皆空。云间鸿雁草间虫。共我一般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