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推鲁仲尼,周游布典坟。
游遍七十国,不令遇一君。
一国如一遇,单车不转轮。
良由至化力,为国不为身。
礼乐行未足,邅回厄于陈。
礼乐今有馀,衮旒当圣人。
伤哉绝粮议,千载误云云。
《颂鲁》是唐代诗人苏拯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颂扬孔子为主题,表达了孔子的伟大和为人处世的高尚品质。
诗人以“天推鲁仲尼”作为开头,表明孔子受到天命的推崇。接着描绘孔子周游各地,去拜访布典坟。游遍七十国,但从未遇上一个真正的君王。这里的“七十国”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用来表示孔子游历的广泛。
紧接着诗人借助“单车不转轮”的比喻,形容孔子身上具有至化力,意味着孔子的卓越才能和德行。他为国家奉献,不为个人私利。
下一段诗句中,诗人表达了对礼乐的不满。他说礼乐行为还不够,回到了陈国(陈国是春秋时期的七雄之一),遇到了困境。然而,如今礼乐已经盛行,衮旒已经应该戴在圣人头上。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当时形势的关切。苏拯认为粮食分配的政策不公,导致国家陷入困境。他抱怨千年来都误了重要的政策问题,引起了深深的遗憾之情。
总之,这首《颂鲁》是苏拯对孔子的颂扬和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反思。通过赞美孔子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德行,诗人暗示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并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晓迳旋除榛翳,午厨要款隣僧。童子扫雪归晚,忍饥趁机□娇藤。
一杯罗浮春,远饷采薇客。遥知独酌罢,醉卧松下石。幽人不可见,清啸闻月夕。聊戏庵中人,空飞本无迹。
相逢水西境,大半鬼为人。鸟言难可解,卉服日以亲。杂绘裹头锐如岳,铁距杈丫猛相剥。掉头不应舍长呼,望见前旌乱吹角。道傍侧目窥绣斧,将前复却舌尽吐。驿亭跽进燕麦羹,饱食且忘行役苦。
浅浅妆成淡淡梅。见梅忆着傍妆台。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摧归作么回。千种恨,百般猜。为伊怀抱几时开。可堪江上风头恶,不放朝云入梦来。
万里风来地,清江北望楼。云通梁苑路,月带楚城秋。刺字从漫灭,归途尚阻修。前程更烟水,吾道岂淹留。
枕簟冰清,渐觉秋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