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庐陵李宰养直之官兼呈刘寺簿四首》

入仕不为宰,无异面墙壁。
如何今世人,指作富贵厄。
区区为身谋,反谓第一策。
皇皇百里民,谁为访休戚。
澡身有至理,面垢吾能索。
负北肤所受,非人孰湔涤。
诗人有良玉,犹藉他山石。
况复吾所师,且喜得亲炙。

作者介绍

彭龟年(一一四二~一二○六),字子寿,临江军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授袁州宜春尉,调吉州安福丞。请祠养亲,与张栻、朱熹游,学益进。光宗即位,召除太学博士。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迁国子监丞,爲御史臺主簿,四年,改司农寺丞,进祕书郎兼嘉王府直讲。除起居舍人。宁宗即位,迁中书舍人,除侍讲,迁吏部侍郎兼侍读。以上疏劾韩侂胄,出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落职奉祠,五年,以赵汝愚党追三官勒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五)。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赣州,以疾辞。开禧二年卒,年六十五,謚忠肃。有《止堂集》四十七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书辑爲十八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攻媿集》卷九六《忠肃彭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九三有传。 彭龟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殿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庐陵李宰养直之官兼呈刘寺簿四首》是宋代彭龟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庐陵李宰养直之官兼呈刘寺簿四首

入仕不为宰,无异面墙壁。
如何今世人,指作富贵厄。
区区为身谋,反谓第一策。
皇皇百里民,谁为访休戚。

澡身有至理,面垢吾能索。
负北肤所受,非人孰湔涤。
诗人有良玉,犹藉他山石。
况复吾所师,且喜得亲炙。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彭龟年对入仕官场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思索。他表达了自己不愿意追求权位和富贵的态度,认为这种追逐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反而像面对一堵无形的墙壁一样束缚自己。他感叹现代社会的人们将追求富贵视为人生的重要目标,而忽视了内心的追求和价值。

作者在诗中自问,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是否应该放弃自己的原则和追求,这种选择是否真的是最明智的决策。他认为百姓是朝廷最重要的支持力量,应该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困境,而不仅仅是追逐权位和财富。

作者进一步表达了个人的洁身自好和追求真理的决心。他将自己比作沐浴身体,希望能洗净面上的尘垢,寻求内心的纯洁和真理。他承受着北方严寒的风霜,但他坚信只有这样的洗礼才能洗净心灵,而非他人能给予的表面洗涤。

最后,作者提到自己是一位诗人,将自己比作珍贵的玉石,而他的灵感则源自于他所学习的先贤和前辈。他感到幸运能够亲身接触这些学识和智慧,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这使他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艺术道路。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官场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权位和富贵的冷漠态度,以及对个人追求和内心洁净的重视。作者强调了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对真理的追求,凸显了对社会价值观的反思。通过对自身身份和诗人身份的反思,作者呼吁人们应该关注内心的追求和真理的追寻,而非仅仅追逐权力和物质财富。

这首诗词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它反映了宋代社会中一部分知识分子对官场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拒绝,强调了个人追求和内心洁净的重要点。这首诗词的价值在于它对现实世界中功利主义和财富追逐的批判,以及对内心追求和真理价值的呼唤。通过对个人选择和社会价值观的思考,作者提醒人们应该关注内心的追求和真理的追寻,而不仅仅追逐权力和物质财富。这种思想主张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引人深思。

  • 《归家 [一作赵嘏诗,题作《到家》。]》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 《华原磬-刺乐工非其人也》

    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泗滨石,泗滨石,今人不击古人击。今人古人何不同,用之舍之由乐工。乐工虽在耳如壁,不分清浊即为聋。梨园弟子调律吕,知有新声不如古。古称浮磬出泗滨,立辨致死声感人。宫悬一听华原石,君心遂忘封疆臣。果然胡寇从燕起,武臣少肯封疆死。

  • 《嘉泰二年恭上太皇太后尊号八首》

    荡荡天门,金铺玉户。采旄翠旌,流苏葆羽。千官影从,迺导迺辅。都人从亲,填道呼舞。

  • 《黄葵》

    昔年南国看黄葵,云鬓金钗向后垂。今日林容篱落下,秋风寂寞两三枝。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修造工夫已辨,龙神土地亦安。因甚水云来往,尚如月晓星残。

  • 《挽郑夫人二首》

    昔事征西幕,年年拜寿闱。那知丹旐至,曾劝板舆归。元帅抛金印,诸生返布衣。感恩惟有泪,来向路傍挥。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