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叹儒冠误,因思学六韬。
侵寻身尚困,凌厉气当豪。
生理旧良薄,亲年今已高。
匣中雄剑在,早去树旗旄。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刘都干》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炎。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刘都干的送别之情,并以此为契机,抒发了对自身境遇的叹息和对壮志豪情的追求。
诗词中没有具体的中文译文,但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些诗词的意境和赏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述事的方式展示了作者对刘都干的送别之情。在诗词的开头,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儒冠误事的懊悔,暗示自己曾经追求学问,但却被外在的事物所困扰。然后,诗词转向表达对刘都干的送别,刘都干被描绘为一个具有侠义和豪气的人物,他的离去使得诗词中弥漫着一种凌厉而豪迈的气息。
接下来,诗词转向了作者自身的境遇。作者感慨自己年少时志向高远,但现在身体衰老,亲人也逐渐年迈,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对自己的影响。然而,诗词的结尾却展示了一种坚定的意志,作者提到匣中仍然保存着雄剑,表明他内心依然怀揣着追求壮志和豪情的决心。同时,提到早年树立的旗帜和旌旗,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自己曾经的抱负和荣誉的怀念。
整首诗词通过对刘都干的送别,以及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展示了作者对于壮志豪情的追求和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它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希冀,以及对坚定追求理想和抱负的决心。
请注意,以上赏析是基于对诗词的理解和解读,不包含原诗词的具体内容。
临水送将归,春风折赠时。而今三丈树,元是手中枝。
先生老态似枯禅,解后东风也欲颠。才雨便晴寒便暖,四时佳处是春天。
一片归心似乱云,逢人时漏话三分。当时若也私谋泄,春梦悠悠郭璞坟。
休言嗽咽,莫说存想。吞霞服气虚妄。打坐持功,抽手挽脚劳嚷。采战神丹散失,服还元、水火不当。端的处,是无为至理,最堪倚仗。心好逍遥快乐,做逍遥快乐,常教豁畅。神好清闲供应,清闲坦荡。冲和自然成宝,得亘初、一点明朗。神光灿,现本来面目模样。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梅乍吐。趁寿席、香风度。人与此花俱独步。风流天付与。好在青云歧路。愿共作、和羹侣。归访赤松辞万户。莺花犹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