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鼎煎茶午梦醒,羊肠怕听绕车声。
剡舟忽至惊安道,汉使新招别子卿。
交谊从君知绝俗,凋年如我最关情。
鸾凰先路为时瑞,肯卜筵莼诉独清。
郑清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鄞(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峡州教授。十六年,除国子录。因参预史弥远拥立理宗谋,获信任,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起居郎。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签书枢密院事。三年,爲参知政事。六年弥远卒,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左丞相。三年,因天灾提举洞霄宫,家治小圃曰安晚,理宗亲书其匾。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復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九年,迁左丞相。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謚忠定。有《安晚堂集》六十卷,今残存六至十二七卷。事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郑清之诗,《安晚堂集》七卷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江湖后集》中多出底本之诗,编爲第八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九卷。
《送林教授行》是宋代诗人郑清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林教授分别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友谊和离别的深切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石鼎煎茶午梦醒,
羊肠怕听绕车声。
剡舟忽至惊安道,
汉使新招别子卿。
交谊从君知绝俗,
凋年如我最关情。
鸾凰先路为时瑞,
肯卜筵莼诉独清。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与林教授的离别之情。首句描述了诗人煮茶的场景,午梦醒来后,他意识到与林教授的分别即将来临。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仿佛羊肠扭结,害怕听到分离的车声。接着,第三句描绘了船只突然到来的情景,使诗人惊讶地道别。第四句提及了汉使新的招聘,暗示林教授将离开职位。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林教授深厚友谊的理解,他们的交谊可以超越世俗之间的隔阂,而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林教授一样。最后两句以鸾凰的形象表示林教授是担任重要使命的人,肯定了他未来的前途,并希望他能保持清雅的品质。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谊与离别的感慨和思念之情。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细节和祝福之辞,将离别的情绪与对友情的珍视相融合,使整首诗词富有情感共鸣和情感表达的力量。
尧德被四表,其本在身修。江河水稽天,发源乃涓流。人忍於搏虱,习熟且解牛。象箸与玉杯,漆器实其由。斯须失兢畏,恶名溢九州。始乎为善士,终可蹈轲丘。孰置汝太山?孰挤汝污沟?降福孰汝私?得祸孰汝雠?圣狂在一念,祸福皆自求。易箦汝所知,垂死勿惰偷。
南渡盛时,壬寅之秋,生此伟人。是皇家柱石,端平君子,吾儒宗主,意一先生。自起丹山,晋登紫府,天下欣然望太平。至夷狄,亦慕吾中国,司马声名。愿君为尧舜之君。举一世民皆尧舜民。羡当年三渐,直声已著,近来四蜀,先虑尤深。事验平凉,眷隆当宁,指日须还公秉钧。愿公寿
独倚危楼一望长,恼人情处是斜阳。神州更在斜阳外,纵使无情也断肠。
水向东流竟不回,红颜白发递相催。壮心暗逐高歌尽,往事空因半醉来。云护雁霜笼澹月,雨连莺晓落残梅。西楼怅望芳菲节,处处斜阳草似苔。
祁山之西当太白,战士弯弓抱明月。散烧烟火夜宿兵,遥见狼头一星灭。明朝探骑前来报,为言敌死秦川道。牌使前呼大队回,鹅车砲坐埋青草。黄河口,清水头,不声呜呼咽河不流。军中遗言更惨酪,灵夏名王亦屠戮。中间被掠边丁苦,牧放牛羊食禾黍。牛羊得食人转饥。日想南朝拜降去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