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遂功成累复轻,鲈鱼因起旧乡情。
履声初下金华省,帆影看离石首城。
化剑津头寻故老,同亭会上问仙卿。
冥鸿高举真难事,相送何须泪满缨。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锴并称“二徐”。仕南唐,累官至吏部尚书。入宋,爲太子率更令。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八年(九八三),出爲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庐州女僧道安诬陷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三年,卒于邠州,年七十六。着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录》(一说出于门客蒯亮之手)、《质疑论》等。《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徐铉诗今存七卷,见于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骑省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今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四库本)、《四部备要》排印宋明州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备要本)、徐乃昌影宋重刊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简称徐本),参校《全唐诗》(中华书局排印本)、《玉壶清话》(中华书局排印本)所收诗。并从《东轩笔录》(中华书局排印本)等录得集外诗,编附卷末。
《送礼部潘尚书致仕还建安》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名遂功成累复轻,
鲈鱼因起旧乡情。
履声初下金华省,
帆影看离石首城。
化剑津头寻故老,
同亭会上问仙卿。
冥鸿高举真难事,
相送何须泪满缨。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徐铉的一首送别诗,送礼部潘尚书退休回建安。通过诗中描绘的情景和细腻的表达,诗人表达了对潘尚书的敬意和离别之情。
赏析:
诗的前四句描述了潘尚书在朝中功成名遂,卸任回到建安的情景。其中,“名遂功成累复轻”表达了潘尚书在官场上所取得的成就,但也意味着他在退休之后的地位将有所降低。接着,诗人以“鲈鱼因起旧乡情”来比喻潘尚书回到家乡的感受,表示潘尚书回到故乡时所感受到的亲切和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诗描述了诗人从金华省(潘尚书所经过的地方)看到潘尚书离开离石首城的场景。履声初下金华省,帆影看离石首城,通过描绘细节,使人感受到船的离开和人物离别的情景。
后四句表达了诗人与潘尚书的情感交流和问候。其中,“化剑津头寻故老,同亭会上问仙卿”表达了诗人与潘尚书之间的友谊和深厚的情感。最后一句“冥鸿高举真难事,相送何须泪满缨”是诗人对潘尚书的诚挚告别,表示送别虽然难舍难分,但也不必流泪泪满衣襟。
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出了诗人对潘尚书的敬意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并通过比喻、景物描写等手法,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离别的情感和离别后的相思之情。
冬夜厌久坐,颇幸一醉眠,满酌文举尊,径卧子敬毡。鼻雷未及作,眼电遽了然。孤灯如秋萤,唤我开陈编。初欲限一卷,随手纷联翩;欢然不知疲,忽已晨乌迁。嗟我行六十,衰病迫残年。仕进今永塞,文章後谁传?饱食而安寝,此计定自贤。勿学草玄翁,死为人所怜。
日落风回卷碧霓,芳蓬一夜拆龙泥。银台级级连清汉,桂子香浓月杵低。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官为踪迹之,无见也。其后踏藕者得二尸水中,衣服仍可验,其事乃白。是岁此陂荷花开,无不并蒂者。沁水梁国用,时为录事判官,为李用章内翰言如此。此曲以乐府《双蕖怨》命篇。“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咽三危之瑞露,春动七
生来未尝畜良马,近得此驹诚可嘉。骨节权奇毛肉好,此种无乃真渥洼。健蹄骎骎稳而疾,历目一过如飞霞。自归官下少出入,惟是刍粟意转加。前时相期好天色,往返百里驰平沙。谁谓兵奴踠其足,针烙熨里成瘢痂。立多气毒愤入肺,双膁攒缩两鼻呀。庸工谬药久不效,倒死枥下鬃髟髿。
有地瓯脱海之角,蒙笼草树杂花药。依径廊亭茅盖头,待月生东日西落。晨夕步寻半吾党,听鸟听虫微籁作。主人好客如性命,每至围坐倾觞酌。抟控烟霞纵谈咏,醉颊飘髯映林薄。从知大侠隐阛阓,能外形骸自行乐。十年烽燧点禹甸,缩手安问散腰脚。分作遗民娱老乡,天假奥区万灵跃。
英英文饶江汉士,何者天教丧眸子。用心专一性转明,无所不知余两耳。能为乐府胜张籍,暗诵史书过杜顗。弃官新自荆渚归,万里逆风冲峡水。峨峨全家载巨艑,坐卧吟诗满千纸。自言从此生事足,可了芋栗及麻枲。数椽旧屋蔽风雨,一榻萧然容隐几。丘明国语浩如云,子夏门人纷若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