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长安苦戴星,公家无补祇劳形。
每思肥羜心先写,今见淮山眼自青。
岂乏寻常将漕輓,好留人物为朝廷。
四明久已无狂客,欲问天工乞箳篂。
张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爲襄乐令。神宗元丰中,应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宜文字。元丰六年(一○八三),因作《西征回途中》诗,贬监邕州盐米仓,改监郴州酒税。哲宗元祐初,以司马光荐,爲监察御史,又因言事出通判虢州。元祐九年(一○九四),以秘书少监出使辽国,使回爲陕西转运使,歷知陕、潭、青三州,元符中罢。徽宗即位,召爲右谏议大夫,旋出知定州,改同州。入元祐党籍,贬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復集贤殿修撰,卒于政和中。着有《画墁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爲八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张舜民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画墁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鲍廷博刊《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鲍本)。四库所辑张舜民诗较草率,今又从《永乐大典》残本中辑得二十九题三十三首,编爲第五卷。又《画墁集》卷七、卷八爲《郴行录》,中有记行诗十二首,再益以自《全芳备祖》等书中所辑集外诗及断句,合编爲第六卷。
《送鞠十二朝散将漕二浙》是一首宋代张舜民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听说长安苦戴星,
公家无补只劳形。
每思肥羜心先写,
今见淮山眼自青。
岂乏寻常将漕辇,
好留人物为朝廷。
四明久已无狂客,
欲问天工乞篳篥。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将领鞠十二朝被派往漕运工作的情景。长安是指当时的宋朝首都,"苦戴星"意指被任命为将领的艰辛。诗中表达了将领们为国家付出努力,却得不到实质回报的无奈感受。诗人提到自己时常思念家乡的丰美田园,但眼前看到的是淮山,表示漕运地区的景象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看到的淮山已经长满了绿色。诗中还提到了将领们辛勤工作的形象,以及他们留下的传世之物供朝廷欣赏。最后两句让人感受到了时光的流转和社会的变迁,四明曾经有许多文人墨客,但现在已经无人问津,诗人略带感慨地表示自己想要寻求天工的奇迹,希望得到箳篂(一种乐器)的指导和启示。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将领们为国家辛勤工作的辛酸和无奈之情。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漕运地区的景象和将领们的辛劳,同时也映射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衰落。诗中的"肥羜"和"淮山"形象鲜明,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丰美田园的思念和对漕运地区环境的观察。最后两句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但却意味深长,让人联想到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以及诗人对美好的追求和思考。整首诗构思巧妙,感情真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林影溪光静自如,萧疎短鬓独骑驴。可能胸次都无事,拟向山中更著书。
鸾凰本是和鸣友。奈无计、长相守。云雨匆匆分袂后。彩舟东去,橹声呕轧,目断长堤柳。涓涓清泪轻绡透。残粉余香尚依旧。独上南楼空回首。夜来明月,怎知今夜,少个人携手。
暂脱南冠坐水湄,残觥沥尽与君知。时危只恐英雄老,世乱非忧富贵迟。已见生来同李广,只须死后傍要离。十年征战兼羁系,见惯休猜不惯悲。
畴昔闻高隐,红尘隔远林。间乘黄犊出,踏破白云深。自得忘归乐,应多扣角吟。如今秋草没,几约与僧寻。
衡门时反关,一室甘却扫。文墨脱纷总,书林恣论讨。闯然未足意,清矣濯怀抱。挥洒乌丝新,浸淫黄卷好。后来应手摹,前辈休腹稿。君意不期知,予心以为宝。
十二亭亭占晓光,隋家浪说有迷藏。仲宣题尽平生恨,别处应难看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