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已负少年时,老大空疏愧我知。
汝肯为余偿此志,虽穷亦是起家儿。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津赴绍兴倅八首》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读书已负少年时,
我已经远离了少年时代的激情。
老大空疏愧我知。
年岁增长,我感到自己的学识浅薄,深感愧疚。
汝肯为余偿此志,
你愿意替我实现这个志向,
虽穷亦是起家儿。
即使贫穷,也能够事业有成。
诗意:
这首诗借用了送别之意,表达了吴芾对年少时代的热情和对自身学识的不足之感。他自责自己在年岁渐长的过程中,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学习的热情有所减退,感到愧疚。然而,他希望津能够替代自己,实现他年少时的志向,即使贫穷也能够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吴芾通过表达自己的愧疚和对过去的回忆,反映了一个成熟者对于年少时代的追忆和对自身成长的反思。尽管他自认为自己的学识有限,但他仍然希望后来者能够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中实现自己未能完成的志向。这首诗词寄托了作者对于年少时代的怀念和对后辈的期望,呈现出一种成长与传承的情感共鸣。
风软湖光远荡磨。春衫初试薄香罗。踏青无计奈君何。莫笑老来多岁月,肯教闲去少诗歌。长安陌上有铜驼。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曳练为银汉,熔金作月波。桂华斜丽处,鳷鹊得光多。云叶三秋净,菱花一镜磨。宫担晖水竹,观影澹星河。雾湿残宵柝,霜明欲晓珂。口头余映在,剑佩已相摩。
初辞楚泽到吴村,访旧嗟君古道存。欲治匆匆归后计,难留款款坐中论。雪迟似让梅先白,月早如愁树已昏。此别终非前别远,孤舟江上莫销魂。
寒轻菊未残,春小梅初破。兽炉闲拨尽,松明火。青毡锦幄,四壁新妆里。重暖香篝,绣被拥银屏,彩鸾空伴云卧。相思何处,梦入蓝桥左。归期还细数,愁眉锁。薄情孤雁,不向楼西过。故人应怪我。怪我无书,有书还倩谁呵。
自读高阳赞隐君,便知名与此山存。凭栏须及三更月,吊古空招千载魂。殿上风幡飞海燕,寺前石峤过江豚。何人瘗鹤无踪迹,犹有残碑没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