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岩前树,曾无刀斧痕。
羚羊才触著,满地叶纷纷。
释师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三年復还灵隠。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爲首座。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淳祐九年卒。爲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鑑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贊等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颂古四十四首》是宋代释师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千载岩前树,
曾无刀斧痕。
羚羊才触著,
满地叶纷纷。
中文译文:
千年来,岩石前的树木,
从未有过刀斧的伤痕。
羚羊刚触碰到,
地上便纷纷飘落叶片。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岩石前的树木和羚羊的一瞬间相遇,表达了对古老自然景观的颂赞和敬畏之情。树木作为自然界的生命形式,在千年的岁月中,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却依然保持着原始的纯净和完整,没有被人工的刀斧所破坏。而羚羊的出现,令树叶纷纷飘落,为这个瞬间的相遇增添了一份诗意和动人之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的思考。岩前的树木象征着自然界的原初和坚韧,而千年来未受刀斧之害的树木,更是展现了自然生命力的力量和魅力。羚羊的出现,瞬间带动了一片树叶的飘落,表达了时间流转和生命的变迁。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静谧、深思和启迪。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恢弘与宏大,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
五行与万类,有象皆在天。如何彼杉树,反更侔星躔。予思古昔意,欲媚兹山巅。草木尚有斗,人物谁非仙。栽培自何代,衰老今多年。大旱不減翠,涉春无益鲜。生当好世界,过尽闲云烟。房心欲布政,柱石安可捐。
过眼一春春又夏,开残芍药更无花。
闭院开轩笑语阑,江山并入一壶宽。微风但觉杉香满,烈日方知竹气寒。披卷最宜生白室,吟诗好就步虚坛。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
剪翅小鹰斜,绦根玉镟花。鞦垂妆钿粟,箭箙钉文竹。狒狒啼深竹,鵁鶄老湿沙。宫官烧蜡火,飞烬污铅华。
手攀桥柱立,滴泪天河满。
眼有紫棱安用,眉无黄色何妨。自断非封侯相,尚堪作牧牛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