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古九十八首》

等闲平地扫尘埃,须还知有肯相陪。
悲风皓月猿啼急,穷子离家甚日回。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颂古九十八首》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等闲平地扫尘埃,
须还知有肯相陪。
悲风皓月猿啼急,
穷子离家甚日回。

译文:
像平地上随意扫去尘埃,
还需知道有人肯相伴。
悲伤的风声,明亮的月光,猿猴哭叫着匆忙,
贫穷的子弟离开家,回来的日子何其漫长。

诗意: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文字描绘了几个主题。首先,诗人表达了对于世间俗务的厌倦,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琐碎和纷扰,找到一个可以与人共享的宁静之地。其次,诗人通过描述悲伤的风声、明亮的月光和猿猴的哭叫,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忧郁和孤寂。最后,诗人描述了离家的穷子,他们生活贫困,离开家园去谋生,而回家的日子却遥遥无期,这种漫长的离乡之苦使人感到无尽的沉重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风声、月光和猿猴哭叫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内心的忧伤和孤寂转化为了外在的景象。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富有感染力和形象性。此外,诗人通过描写离家的穷子,呈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艰辛和离乡背井的辛酸遭遇,表达了对贫困人民的同情和关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通过简洁而有力的形象描写,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 《嘲淮风进退格》

    絮帽貂裘莫出船,北窗最紧且深关。颠风无赖知何故,做雪不成空自寒。不去扫清天北雾,只来卷起浪头山。便能吹倒僧伽塔,未直先生一笑看。

  • 《大字吟》

    诗成半醉正陶陶,更用如椽大笔抄。尽得意时仍放手,到凝情处略濡毫。鲁阳却日功犹浅,宗慤乘风志未高。写出太平难状意,任佗天下颂功劳。

  • 《睡起自遣》

    书枕悠悠自小康,何须断送脚尘忙。屏心云气山开画,树里檐声雨满堂。名利可怜鸡有肋,神仙只累鼠拖肠。时时具酒招邻曲,闲与桑麻较短长。

  • 《送广帅秩满之官丹阳二首》

    北门卧护要耆英,小试胸中十万兵。天借金山吟落月,身兼铁瓮作长城。何如岭上因归路,摘取梅酸去作羹。已有紫泥教诣阙,便应留住付钧衡。

  • 《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坤舆载五岳,乾象垂三光。术极宰元化,俯仰无低昂。一理贯万有,形色皆停当。晋风竞清谈,幽眇夸辉煌。坐销白昼尽,狐兔睨其旁。天地亦为愁,何但颓偏方。

  • 《十二时/忆少年》

    太平时。御华夷。躬听断破危疑。春秋鼎盛,绌声乐游嬉。日升繁机。长驾远驭垂。意在轩羲。恢六典、斥三垂。有殊尤绝迹,盛德魄周施。方将缀缉声诗。扩皇纲,明帝典,绍累圣重熙。高拱无为。事难知。春色盛,逼千秋嘉节,忽闻玉几。颁命彤闱。厌世御云归。翊翠凤,驾文螭。缥缈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