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君吁久寂,季弟犹长贫。
弃我涉远道,策策伤心神。
舍西三亩畲,作急老自耘。
稻熟曾未割,归趁秋风新。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平江节度推官,改武昌军节度判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召爲太学正,迁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光宗即位,出知蕲州。入爲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宁宗立,韩侂胄专政,宰相赵汝愚贬,亦被劾主管沖佑观。起爲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开禧初,除权工部侍郎。北征兵败,除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侂胄诛,以附侂胄用兵,夺职奉祠凡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叶适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十三年黎谅刻《水心先生文集》(其中诗三卷)爲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瑞安孙衣言校注本(简称校注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高仲发》是宋代叶适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展现了诗人送别好友高仲发的情景,表达了细君孤寂、季弟贫困和诗人心灵受伤的感受,描绘了诗人舍弃自己的田地,辛勤劳作却无法收割稻谷的场景,以及归乡时随着秋风的吹拂而归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
细君长时间的孤寂,
季弟仍然贫穷。
我舍弃了自己,踏上遥远的旅途,
心灵受到了沉重的伤害。
我舍弃了西边的三亩田地,
努力地自己耕种。
稻谷已经成熟,但未被收割,
归乡时正值秋风阵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诗人送别好友的场景,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细君的孤寂和季弟的贫困,呈现出宋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即妇女的地位低下和农民贫困的现实。诗人舍弃自己的田地,表明他的无私和牺牲精神,但却无法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这种无奈和痛苦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同时,诗人以归趁秋风新的方式描绘了归乡的情景,通过秋风的吹拂,给人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感觉。这种归乡的场景与前文的痛苦对比,显示出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递出对家乡和未来的美好期许,给人以一丝温暖和希望。
每报家书至,心如喜惧何。欲开疑有故,已读幸无他。典粥赀财罄,寒饥幼稚多。衰门真可叹,两世误儒科。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吏进饱谙箝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凡闻声,须有省。照自心,察前境。若方驰骛速回光,悟得昨非由一顷。昔人五观上时领。
杨白花,飞入深宫里。宛转房栊间,谁能复禁尔。胡为高飞渡江水?江水在天涯,杨花去不归。安得杨花作杨树,种向深宫飞不去。
万里修途似梦中,天家赐予意无穷。昭仪别馆香云暖,自把诗书授国公。
天上真珠真下垂,更无钩箔惹尘埃。青鸾白鹤从教入,紫诏黄封不用来。夜月只为苏邝照,晚风端与葛黄开。纵饶展挂长千尺,莫掩罗浮紫翠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