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西都十二年,竟陵相遇各华颠。
风流家世仁人后,恺悌歌谣楚俗传。
学道爱君甘淡薄,倦游嗟我久留连。
自怜江上伤春眼,不待琵琶已泫然。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送复守张垧朝奉罢归》是宋代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你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梦西都十二年,
竟陵相遇各华颠。
风流家世仁人后,
恺悌歌谣楚俗传。
学道爱君甘淡薄,
倦游嗟我久留连。
自怜江上伤春眼,
不待琵琶已泫然。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与复守张垧分别的场景。诗人回顾了十二年在西都的时光,并在竟陵与张垧相遇。他们都来自有风流家世的背景,而他们的仁义之行和歌谣传颂楚地的风俗,使他们得到了人们的赞誉。然而,诗人更加崇尚修道之道,对世俗的追求心灵淡泊。他感到旅途的疲倦,渴望与友人言别。他自怜在江上伤春的眼泪,仿佛琵琶声已经哽咽。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通过回顾过去的岁月和与张垧的相遇,展现了对于仁义和风俗传统的重视。然而,他更加崇尚修道之道,对于世俗的欲望心灵淡泊。他的疲倦和思念表达了一种渴望自由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江上的春景与琵琶声成为了他内心的悲凉映照。整首诗词通过对于情感和思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内心的感受。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览 通:揽;明月 一作: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销愁 一作 消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海岛和涛望。一十二三年。山僧带雪期。
独自上孤舟,倚危樯目断。难成暮雨,更朝云散。凉劲残叶乱。新月照、澄波浅。今夜里,厌厌离绪难销遣。强来就枕,灯残漏水,合相思眼。分明梦见如花面。依前是、旧庭院。新月照,罗幕挂,珠帘卷。渐向晓,脉然睡觉如天远。
和靖墓荒吟骨冷,孤山新庙尚危栏。便当纯用梅花祭,一洗蕉黄与荔丹。
客怀元自恶,非是为秋悲。一别又三载,百年能几时。音书无雁时。音书无雁寄,心事有鸥知。遥想菊坡菊,西风香满篱。
客里无人共一杯,故园桃李为谁开?春潮不管天涯恨,更卷西兴暮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