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於留异绩,河洛贺新迁。
朝选吴公守,时推杜尹贤。
如纶披凤诏,出匣淬龙泉。
风雨交中土,簪裾敞别筵。
清明人比玉,照灼府如莲。
伫报司州政,征黄似颍川。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人。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歷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復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僕射,谥曰文。德舆积思经术,无不贯综,其文雅正赡缛,动止无外饰,而醖藉风流,自然可慕,为贞元、元和间缙绅羽仪。文集五十卷,今编诗十卷。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畧阳人。元和十三年八月,以病自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补诗一首。
《送杜尹赴东都》是唐代权德舆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送别杜尹前往东都(即长安)任职的情景,表达了对杜尹的赞美和祝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商於留异绩,河洛贺新迁。
朝选吴公守,时推杜尹贤。
如纶披凤诏,出匣淬龙泉。
风雨交中土,簪裾敞别筵。
清明人比玉,照灼府如莲。
伫报司州政,征黄似颍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杜尹的场景为背景,通过对杜尹的赞美和祝福,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认可和期望。
诗的开篇,“商於留异绩,河洛贺新迁。”描绘了杜尹在河洛之地取得的优异成绩,并因此获得了东都(长安)的任命。这表明杜尹具备了卓越的才干和能力。
下一句“朝选吴公守,时推杜尹贤。”指出朝廷在选拔官员时推举了杜尹,认为他是贤能之士。这表明杜尹在政治上备受器重和赞誉。
接着,“如纶披凤诏,出匣淬龙泉。”这两句描述了杜尹接到皇帝的任命诏书,宛如披着丝绸一般光彩照人。这里使用了凤诏和龙泉的比喻,凸显了杜尹的身份和崇高的使命。
“风雨交中土,簪裾敞别筵。”这两句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形容了风雨中的离别场景。杜尹簪裾敞开,意味着他将远离故乡,迎接新的工作和挑战。
最后两句,“清明人比玉,照灼府如莲。伫报司州政,征黄似颍川。”表达了对杜尹清廉正直的赞赏。作者希望杜尹能够以清明的品质来履行公职,犹如玉一般明亮,照耀着府邸,使其宛如莲花一般美好。最后一句提到司州政和颍川,可能指的是杜尹将要担任的职务所在地,表达了对他在新的岗位上能够有所建树的期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送别杜尹的场景为背景,通过对杜尹的赞美和祝福,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认可和期望,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清廉政治的向往和追求。
艺祖造邦,二宗绍德。肃雍孝享,登配环极。先训有开,菲躬何力。歆声锡义,保民丽亿。
昨日始骑驴,今朝共跨鱼。一官尘坎璮,三迳木扶疎。童返还知白,身轻继寝虚。道传传便得,元乏枕中书。
肮脏田官委吏偕,山於吾属倍青哉。星言舆轿蒙茏里,山半振衣嚣鬨埃。针水布畦春泽匝,吟风夹路岁寒来。架岩刳木泉悲响,鏁洞白云花烂开。灰冷虚堂敷白氎,爨清一饭脯青苔。欲求出世三空义,一咄疏狂道眼裁。
春睡重。睡起烟销鸾凤。著雨柳绵吹易动。风帘花影弄。过雁空劳目送。纵有音书何用。有意相思无意共。不如休做梦。
春欲归何处,流莺也不知。只应江上水,暗与落花期。
倩搔背养坐深村,爱说前朝赐帛恩。县贴不来寻杜长,自摊牛契教玄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