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丁南一》

畴昔奇君志不凡,天风万里送云帆。
只须读赋惊崔郾,何待移书祝陆傪。
墨点不施红勒帛,锦衣与换白襕衫。
定知慷慨丹墀对,千载平津尚有惭。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送丁南一》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刘克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奇异的君子志向非凡,
天风将万里送云帆。
只要读了他的文章,震撼了崔郾,
何必再移书祝陆傪。
不用墨点施加红勒帛,
将锦衣换上白襕衫。
我深知他慷慨的气节,
千年过去,平津仍然感到惭愧。

诗意:
这首诗是刘克庄送别丁南一的作品。丁南一是一位有着非凡志向的人,他的抱负和追求像远航的帆船一样壮阔。作者对丁南一的才华称赞有加,认为丁南一的文章写得令人震撼,甚至连崔郾这样有才华的人都会惊叹不已。诗中提到移书祝陆傪,可能是指丁南一将自己的作品送给陆傪,表达对他的赞赏和期望。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用红勒帛和白襕衫作比喻,表达了丁南一不以墨点装饰文字,而更注重内在才华的特点。锦衣和白襕衫象征着两种不同的装束,作者希望丁南一能够保持自己真实的风貌和品格。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丁南一慷慨的气节和高尚的品质的赞美。即使千年过去,平津(指今天的天津)仍然为之感到惭愧,说明丁南一的品德和才华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丁南一的志向、才华和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和送别之情。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

诗中的"天风万里送云帆"形象地描绘了丁南一追求卓越的志向和远大的抱负。"只须读赋惊崔郾"则表达了丁南一的才华和作品的震撼力。红勒帛和白襕衫的对比,反映了丁南一注重内在才华而非外在装饰的特点。最后两句则强调了丁南一高尚的品质和他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整首诗词既是对丁南一的告别,也是对他的赞美和祝福。通过描绘丁南一的才华和品质,刘克庄展示了他对丁南一的敬佩之情,并希望他能够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 《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

    宦达羞故妻,贱贫厌丘嫂。上书云雨迥,还舍笋蕨老。江皋锄带经,决计恨不早。士无五羖皮,没世抱枯槁。

  • 《夏日雨讲郊行次韵刘春卿》

    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好。食已得从容,偕行石城道。桑麻光似泼,山林净如澡。苍苔长绿发,嫩竹摇翠葆。离离实攒椅,蓛蓛花褪枣。负梢水中蒲,烟叶湖外草。新秧良可喜,勃然见兴槁。老农竞耘耔,出作恨不早。谁家列午饷,蔬笋杂鲜薧。田头立妇子,柳下坐翁媪。宁能择丰甘,放筹

  • 《无愁可解》

    天下传咏,以谓几于达者。龙丘子犹笑之。此虽免乎愁,犹有所解也。若夫游于自然而托于不得已,人乐亦乐,人愁亦愁,彼且恶乎解哉。乃反其词,作无愁可解云: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问愁何处来,更开解个甚底。万事从来风过耳。何用不著心里。你唤做、展却眉头,便

  • 《寓言》

    秋树却逢暖,未凋能几时。何须尚松桂,摇动暂青枝。

  • 《留题灵岩寺》

    屈指数四绝,四绝中最幽。此景冠天下,不独奇东州。夜月透岩白,乱云和雨收。甘泉泻山腹,圣日穿岩头。大暑不知夏,爽气常如秋。风高松子落,天外钟身浮。祖师生郎石,古殿名般州。人巧不可至,天意何所留。老僧笑相语,兹事常穷求。移出蓬莱岛,等吾仙子游。

  • 《挽意一徐枢二首》

    长公宿草几番春,犹幸天留一颍滨。士欲捧盘定盟主,上看折槛记忠臣。翟门昔有张罗叹,徐墓今无挂剑人。夫子雅言武公谑,寻思一一可书绅。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