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钺儒生贵,倾朝赴饯筵。
麾幢官在省,礼乐将临边。
代马龙相杂,汾河海暗连。
远戎移帐幕,高鸟避旌旃。
天下屯兵处,皇威破虏年。
防秋嫌垒近,入塞必身先。
中外恩重叠,科名岁接连。
散材无所用,老向琐闱眠。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送狄尚书镇太原》是唐代诗人姚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委任狄尚书镇守太原,
早晨举行送别宴会。
官府的旗帜在城内高悬,
礼乐将要降临边境。
代表马匹与恢宏的军队交织,
汾河暗流与大海相连。
边境上的敌方已经撤退,
高飞的鸟儿躲避着旌旗。
天下各地都有驻军的地方,
皇帝的威严在剿灭敌寇的年月中展露。
防备秋季,因为敌军会逼近,
进入边境必须先以身作先。
国内外的恩宠一再加倍,
科举的名次年年相接。
我的才能无处施展,
老朽就只能在琐碎的宫闱中沉睡。
诗意和赏析:
《送狄尚书镇太原》以描绘官员狄尚书赴任太原的场景为主线,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对国家的关切。这首诗词展现了唐代时期边疆防御的重要性和国家安宁的重要责任。以下是对诗意和赏析的解读:
首先,诗人通过描述授钺儒生成为贵官、参加送别宴会等场景,展示了官员狄尚书的荣耀和职责。他作为狄尚书的朋友,用诗词表达对他的祝福和送别。
其次,诗人描绘了边境防御的景象,用代马与龙混杂的意象,表达了军队的庞大和威力。汾河与大海相连,象征着国土广阔,边境地区与内地的联系紧密。
然后,诗人表达了对边境地区军队的赞美和对敌寇的消除的期望。他提到高飞的鸟儿躲避旌旗,暗示敌方已经被击败,边疆得到安宁。
接着,诗人强调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和皇帝的威严,他们共同保卫国土并剿灭敌寇。他描述了天下各地驻军的场景,展示了皇帝的权威和对敌方的威慑。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称赞和对中外恩宠的感激。他提到科名岁接连,即科举考试的名次年年相继,显示了他对科举制度的认可和对功名的向往。然而,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无处施展才能的困境,老朽只能在琐碎的宫闱中沉睡。
总的来说,《送狄尚书镇太原》通过描绘狄尚书赴任太原的场景,展示了边疆防御的重要性和国家安宁的责任,同时赞美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和科举制度。诗人对狄尚书的送别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对国家的关切。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象征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唐代时期边疆防御的重要性和国家的安宁。
韦郎江海士,心与凡子各。折腰卑小官,不事干禄学。观身一牛毛,阅世两蜗角。纷华岂不好,名教自有乐。虚堂卷书罢,觅酒供自酌。谁云苦幽独,秋风响猿鹤。
月行南斗边,人归西郊路。水风吹葛衣,草露湿芒履。渔歌起远汀,鬼火出破墓,凄清醒醉魂,荒怪入诗句。到家夜已半,伫立叩蓬户。樨子犹读书,一笑慰迟暮。
居士年来懒散。凡事只从宽简。身外更无求,只要夏凉冬暖。美满。美满。得过何须积趱。
雀饮梅凡雪,鱼吞水面云。山居差有味,世事不堪闻。野烧穷猪穴,晴霄转雁群。溪寒春未著,闰月压余分。
雪中欢喜看瑶陵,雪后扶舆弄绮晴。造物为人添眼界,病夫随处得心倾。江南江北融融暖,春草春花日日生。冻死穷檐吾不恨,欣欣同宇尽敷荣。
天下传咏,以谓几于达者。龙丘子犹笑之。此虽免乎愁,犹有所解也。若夫游于自然而托于不得已,人乐亦乐,人愁亦愁,彼且恶乎解哉。乃反其词,作无愁可解云: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问愁何处来,更开解个甚底。万事从来风过耳。何用不著心里。你唤做、展却眉头,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