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城市中有狂人,纵酒骂市无与亲。
敲门访我何逡巡,头蓬面垢气甚真。
截河引水登昆仑,下洗尺宅骨髓匀。
告我入室要自门,仙翁道师岂遗群。
归来插足九陌尘,独游凝祥芳草春。
萧然孤鹤鸣鸡群,子欲不死存谷神。
海山微明朝日暾,丹成寄子勿妄云。
出入无朕穷无垠,相思一笑君乃信。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送葆光蹇师游庐山》是宋代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建城市中有狂人,
纵酒骂市无与亲。
敲门访我何逡巡,
头蓬面垢气甚真。
截河引水登昆仑,
下洗尺宅骨髓匀。
告我入室要自门,
仙翁道师岂遗群。
归来插足九陌尘,
独游凝祥芳草春。
萧然孤鹤鸣鸡群,
子欲不死存谷神。
海山微明朝日暾,
丹成寄子勿妄云。
出入无朕穷无垠,
相思一笑君乃信。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送别葆光蹇师去庐山游玩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蹇师的离去和游山的情景,表达了对蹇师追求自由、超脱尘俗的生活态度的赞赏和思念之情。诗词以庐山为背景,融入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自由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辙独特的笔触和意境描绘了葆光蹇师的形象和其游庐山的情景。首先描述了蹇师在城市中的行为举止,他与尘世不合,沉溺于酒色之中,但他的狂放与市井百姓格格不入。接下来,苏辙以自身之身,形容蹇师访问自己时的态度,表现了蹇师对于追求真理的坚定与执着。
接着,诗中描绘了蹇师登上昆仑山,截河引水的情景。这些景象象征着蹇师精神的升华和追求的深入。他下洗自己的住所,将心灵的骨髓净化和提炼,使自己更加纯净和坚实。
然后,苏辙表达了蹇师邀请他进入自己的屋子,以共同探讨真理。蹇师被称作"仙翁道师",意味着他已经成为了超越尘世的存在,他的道法超越了常人。这里表现了苏辙对蹇师的敬仰和对真理探索的向往。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苏辙的归来,他插足于尘世之中,独自游荡在凝祥芳草盈盈的春天。他独自一人,如同一只孤鹤在鸡群中鸣叫,表现出他与世隔绝,超脱尘世的态度。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辙对蹇师的赞美和对蹇师的思念之情。蹇师追求的自由和超越尘世的精神让他在苏辙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被比作不死的谷神,意味着他的精神追求超越了尘世的局限。
整首诗词以庐山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蹇师个性和追求的赞美。通过对蹇师的描绘和庐山的描写,诗词表达了对自由、超脱尘俗以及追求真理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象征,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和意境,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艳艳灯欺月,英英人胜灯。红绵开四照,金凤起千层。
一夜严凝作苦寒。头明六出落人间。彤云掺粉蛾飞舞,柳絮随风蝶往还。梅影瘦,竹枝弯。一丘湖玉倚阑干。何人助我丹青力,写入屏山子细
映日低风整复斜,绿玉眉心黄袖遮。大梁城里虽罕见,心知不是牛家花。
怀王自堕马,贾傅至死悲。古人事一职,岂敢苟然为。哭死非为生,吾心良不欺。滔滔声利间,绛灌亦何知。
巉岩古径幽,疏林阁秋雨。小立藓花寒,江清鱼可数。
江上巍巍万岁楼,不知经历几千秋。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猿狖何曾离暮岭,鸬鹚空自泛寒洲。谁堪登望云烟里,向晚茫茫发旅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