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东游蚤岁怀,半生尘土却教回。
两行堤柳关心在,一点淮山入眼来。
北省主人夸酒好,南风稚子喜帆开。
扬州底事牵行色,端为琼花芍药催。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泗洲王谏议明叟留饮》是宋代晁补之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云水东游蚤岁怀,
半生尘土却教回。
两行堤柳关心在,
一点淮山入眼来。
北省主人夸酒好,
南风稚子喜帆开。
扬州底事牵行色,
端为琼花芍药催。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泗州王谏议家留饮时的情感。诗人怀念云水东游的往事,过去的岁月如同尘土般匆匆而逝,却又不得不回归现实。他注视着两行堤上垂柳的动态,眼前只有一点淮山的景色映入眼帘。北方主人夸赞着美酒,南风吹拂下,孩子们喜欢扬帆出海。而扬州的琼花和芍药的芬芳香气,也勾起了诗人对这座城市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泗州的留恋之情。诗人通过对云水、尘土、堤柳、淮山、美酒、南风和扬州的描绘,展示了他对过去往事的怀念、对现实的回归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诗中的云水和东游,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年少时光和自由自在的向往。半生尘土却教回,表明诗人虽然怀念过去,但现实的责任和拘束使他不得不回归。堤柳和淮山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家乡风景的关怀和眷恋之情。
北省主人夸酒好,南风稚子喜帆开,表达了宴饮和畅游的愉悦氛围,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泗州王谏议家留饮时的场景。扬州底事牵行色,端为琼花芍药催,表明扬州的琼花和芍药的芬芳香气令诗人怀念之情更加浓烈,也凸显了扬州的繁华和美丽。
整首诗以简练的词句,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通过景物的描摹和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怀旧之情和对现实的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和情感的起伏。
清晨读君碑,如到徐亭下。灵境犹缥缈,仙风已潇洒。亭虽人为之,洞是天开者。化工不自了,待子辟蓁野。徐君神骨不埃尘,疏眉秀目方青春。穷追屡束寇贼手,幽讨却作烟霞人。当年远祖尝浮海,采药仙山竟何在。君今复探山中奇,潭潭六室世未知。呜呼安得此亭此洞在吾乡,庐岳自此
落叶寒拥壁,清霜夜沾石。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殷勤一尊酒,晓月当窗白。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象应轩龙次,恩承帝座光。燕坛风澹荡,蚕馆日舒长。
独得万古意。
绮霞初结处,珠露未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