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喜登眺,登眺触老情。
入夏又涉三,余春安得停。
雨栏漂耄丹,风架舞壮青。
秧生麦将熟,桑尽茧已成。
盛衰亦其常,无悴岂有荣。
古今非千载,一瞬即古今。
慨然顾八荒,此理谁与评。
我友谅无益,有益或麴生。
生虽不能言,其言如震霆。
但令我怀遣,未问醉与醒。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四月三日登度雪台感兴》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四月三日登上度雪台,感受到了兴奋之情。
登上高台欣喜地眺望,眺望触动了我对往昔的情感。
入夏又经历了三个月,余下的春天怎能停留。
雨水滴落在栏杆上,风吹拂着青翠的架子。
秧苗已经生长,麦子将要成熟,桑树已经结茧。
盛衰是常态,没有悴败怎能有荣耀。
古代和现代不过千年,一瞬即可成为古代和现代。
我感慨地看着八方天地,这个道理有谁能评判。
我的朋友们也许无法理解,有益的事物也许会发酵生长。
生命虽然无法言说,但其言语如震雷般有力。
只是让我怀念过去,不去问醉与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四月三日登上度雪台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生命的思考。作者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如雨栏、风架、秧苗和桑树,表达了盛衰更替、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他感慨地看着八方天地,思考古代和现代的变迁,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作者认为人生中的盛衰和荣耀都是常态,而且古代和现代只是一瞬间的转变。他对朋友们的理解和对有益事物的发酵也表达了一种思考和怀疑的态度。最后,作者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醉与醒的思考,暗示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思索。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古今变迁的观察,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世界的感慨。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夫子清贫不耐冬,书斋还费纸重重。窗明晓日従教入,帐厚霜飚定不容。京兆牛衣聊可藉,公孙布被旋须缝。吴绫蜀锦非嫌汝,简淡为生要易供。
阳春被华旦,草木蒙恩私。沉沉幽兰,不得同其施。女萝托乔松,光彩纷葳蕤。游尘薄雄风,光景低郁仪。岩花落深涧,甘为井底泥。升沉固难量,宁复论高卑。佳人去已远,良遇安可期。流年易凋落荣盛能几时。促席具樽酒,不醉夫何为。
山僧种竹数千个,堂户清阴日日浓。从便寄栖天外凤,等閒梦化缽中龙。护余贝叶云无迹,刺破苔痕石有踪。老去要盟莲社约,一枝携取策龙锺。
僻地好泉石,何人曾陆沈?不知青嶂外,更有白云深。因此见乔木,几回思旧林。殷勤猿与鸟,惟我独何心。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弱岁弄词翰,遂叨明主恩。怀章过越邸,建旆守吴门。西圯阴难驻,东皋意尚存。惭逾六百石,愧负五千言。寄世知婴缴,辞荣类触藩。欲追绵上隐,况近子平村。邑有桐乡爱,山馀黍谷暄。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园。野竹多微径,严泉岂一源。映池方树密,傍涧古藤繁。邛杖堪扶老,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