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四月清明西湖》

千顷平湖一遭,空城游乐自奢豪。
画船争胜飞江鹘,翠巘都浮载海鳌。
芳草堤边裙带短,柔桑陌上髻鬟高。
楼前尽日闻歌笑,不啻秋风卷怒涛。

作者介绍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作品评述

《四月清明西湖》是宋代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四月清明时节,我来到西湖,
千顷平静的湖水,在这里畅游,尽情享受奢华和豪放。
画船们争相竞赛,犹如飞翔的江鹘,
翠绿的山峦都浮现出载着海鳌的身影。
湖边的芳草如裙带般短小,
路旁的柔桑,高高盘旋着髻鬟。
楼前整日听着歌声和笑语,
仿佛秋风卷起了翻滚的波涛。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西湖在四月清明时节的景色和氛围。诗人通过丰富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西湖美景的赞叹和享受。诗中以湖水、画船、山峦和芳草等元素,描绘出了西湖的宁静、壮美和富丽的景象。同时,诗人也通过描写湖边的人们欢歌笑语的场景,表达了他对这个景色的喜悦和对生活的豪情。

赏析:
《四月清明西湖》以其细腻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宋代西湖的美景和繁华景象。诗中的景物描写具有丰富的意象和形象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西湖的壮丽与宁静。诗人通过对芳草、柔桑和楼前欢歌笑语的描写,展示了一幅生机盎然、愉悦欢快的画面。

此外,诗中的一些比喻和夸张手法,如将画船比作飞翔的江鹘,将山峦比喻为载着海鳌的身影,以及将秋风卷起的怒涛与楼前的歌笑相比,增强了诗的艺术感和气势。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间欢乐的热爱和追求,传达出豪放、奢华和快乐的情感。

总之,《四月清明西湖》是一首展现宋代西湖美景和生活氛围的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叹和对生活的豪情,给人以愉悦和享受的感受。

  • 《入狱第一百三》

    眼前列杻械,熊挂玄蛇吼。夜看丰城气,朝光入甕牖。

  • 《葺夷陵幽居》

    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朿翠沉沉。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

  • 《重会岩》

    重华人逸夏商前,奚取名岩紫洞巅。深入才如窥寸管,仰瞻早已到中天。仙田有迹闲芳草,韶乐无声奇滴泉。遐想温薛游古昔,恍如瞻对听虞弦。

  • 《庵前徐步》

    小桥衔石路,安步水之湄。浪盖菰蒲伏,寒禁笋蕨痴。蜂房深户牖,燕垒渐涂茨。过眼春余几,延缘归思迟。

  • 《秋日家林》

    绕林行药挈军持,小插秋花寄远思。谋醉得愁同节饮,逐贫无效错尤诗。才顽未判陶弘景,痴黠平分顾恺之。青舸画桥黄叶寺,又劳溪友钓缗随。

  • 《姑苏杂咏 圣姑庙》

    湖心涌出鼋头山,白波翠岛非人寰。清虚宜作水仙府,鳞堂荷屋居其间。渊都群灵孰为主,烟鬓翛然一神女。柔姿谁敢狎相亲,笑叱鼍龙起雷雨。玉骨蝉轻蜕几秋,世缘已断静无愁。采兰每约湘滨会,拾翠时陪汉上游。水禽翔鸣卫芝盖,长在苍茫杳冥外。鲛人献绡裁作衣,螺女供珠缀为佩。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