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与君别,临行更一倾。
纵令愁作海,谁送酒如渑。
已悟兴亡理,空留物我情。
不知陶靖节,何物了平生。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诗词:《四月六日绝粮用银盏易谷作诗别之》
中文译文:
四月六日,粮食已尽,用银盏交换谷物,作别之诗
从此与君别,临行更一倾。
纵令愁作海,谁送酒如渑。
已悟兴亡理,空留物我情。
不知陶靖节,何物了平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发生在四月六日,情景是舒岳祥与某位朋友分别。由于粮食已经耗尽,他们用银盏交换谷物,作为离别的礼物。在离别之际,舒岳祥感慨万千,他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担忧。他意识到人生的起伏无常,留下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但对于陶靖节(可能指古代文人陶渊明)的节操和人生境界却不得而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离别的心情和对生活的思考。他深情地告别朋友,倾诉内心的苦闷与不安。诗中的"一倾"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他心中的愁苦之情。"纵令愁作海"形容了他内心的痛苦如同汪洋大海般辽阔无边,而"谁送酒如渑"则反衬出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诗中的"已悟兴亡理,空留物我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兴衰无常的领悟,他明白物质终将虚空,而真情永存。最后两句"不知陶靖节,何物了平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陶靖节的追思和敬仰,同时也映照了诗人对自己平凡人生的思考和自省。
这首诗以简单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离别和生死轮回的主题,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哀愁。通过对物我情感的反思,诗人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情感的表达给人以启迪,让人不禁陷入对生命的感悟和反思。
忽复机锋对,真堪底里倾。果能成伏老,时许唤殷兄。可惜兹逢晚,相期不计程。受恩凡两世,焉敢恝无情。
苦无多路旅程宽,正是江南绿打团。欲湿征衫梅雨细,不成客梦麦秋寒。官闲诗可频搜句,亲近书宜月问安。自笑无才愧之子,明时君禄讵能干。
少年意气慕横行,不觉蹉跎过一生。便脱深衣笼窄袖,去参留守看东京。
平川汹汹经南国,匹练横托半天碧。洪澜巨浪之中央,忽见颓嵬太古石。此石由来几许时,混元一气初开辟。神功割破混沌胎,划落半空随霹雳。非鼋非鳌不可辩,有若神龟见踪迹。精刚不待娲皇练,浑朴宁从巨灵擘。我知神物本天性,推移运转非人力。当时大禹走天下,驱至九江为纳锡。
春去几时还。问桃李无言。燕子归栖风紧,梨雪乱西园。犹有月婵娟。似人人、难近如天。愿教清影长相见,更乞取长圆。
孰见西明画锦妆。景非常。烟波柳岸映斜阳。水云乡。咫尺家山人不到,好风光。步虚升入碧云房。洞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