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尘未动朔云浮,行在多欢见小侯。
愿保三冬资我乐,更无一事使人愁。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私愿》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晁说之。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愿望,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希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胡尘未动朔云浮,
行在多欢见小侯。
愿保三冬资我乐,
更无一事使人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人物描写为主线,通过对胡尘、朔云、小侯等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愿望和期待。
首先,诗中的“胡尘未动朔云浮”描绘了早晨的景象,胡尘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尘土,朔云则是指北方的云彩。这一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宁静和美好。
接着,诗人提到“行在多欢见小侯”,这里的小侯指的是一个年轻的贵族。诗人在行走的过程中,遇到了这位小侯,带来了欢乐和喜悦。这里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人际关系和友谊的向往。
最后两句“愿保三冬资我乐,更无一事使人愁”,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诗人希望能够保持三个冬天的快乐,不再有任何使人烦恼的事情。这里的“三冬”可以理解为长久的时光,诗人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一直保持快乐和无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待。诗人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充满欢乐,没有烦恼的事情。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白沙波底石苔青,水草摇摇自在生。红日半竿人世闹,倚阑亭上晓风轻。
野寺望山雪,空斋对竹林。我以养愚地,生君道者心。
偶对先生尽一樽,醉看万物汹崩奔。优游共我聊卒岁,肮脏如君合倚门。只恐掉头难久住,应须倾盖便深论。固知严胜风流在,又见长身十世孙。(戣,字君严;戡,字君胜。退之志其墓云:孔子世卅八,吾见其孙,白面长身。今君亮四十八世矣。)
潇洒江梅,似玉妆珠缀,密蕊疏枝。霜风应是,不许蝶近蜂欺。嫣然自笑,与山矾、共水仙期。还亦有,青松翠竹,同今凛冽年时。何事向人如恨,带苍苔,半倚临水荒篱。孤山嫩寒放晓,尚忆前诗。黄昏顾影,说横斜、清浅今谁。他自是,移春手段,微云淡月应知。
谁信东南有此山,几回蜡屐只空还。乾坤超出浮尘外,世界深藏粒粟间。鹤不旭来华表在,犀从飞去紫云閒。扪萝直上凌霄塔,见说微垣手可攀。
山在画堂西,钩帘静对时。林高日落早,巷僻客来迟。抱病独不饮,爱闲君所知。阶前碧梧叶,片片可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