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见心无已,久违情奈何。
云烟虽咫尺,不得屡相过。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思友吟》是宋代学者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欲见心无已,
久违情奈何。
云烟虽咫尺,
不得屡相过。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邵雍对友谊的思念之情。诗人渴望与朋友相见,但由于某种原因,久违的情感使他感到无奈。虽然朋友就在身边,但却无法频繁地相聚。
赏析:
这首诗简洁明了,几乎没有修辞和华丽的辞藻,却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展现了他对友谊的渴望和不舍。虽然诗人与朋友之间的距离很近("云烟虽咫尺"),但由于某种原因,可能是时光的流转或其他难以抵挡的力量,他们却无法频繁地相见,这使诗人感到遗憾和无奈。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人们在分别或久别后对友情的思念。即使友人就在附近,却无法尽情相聚,这种无奈和遗憾的情感使诗人的思绪回荡在诗的结尾。整首诗简洁而含蓄,给人一种静谧和忧伤的感觉,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渴望和无奈之情。
忽而来兮,格神鸿休。忽而往兮,神不予留。神在天兮,福我寿我。千万春兮,高灵下堕。
翠岭一千寻,岭上彩云如幄。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 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
终年常避喧,师事五千言。流水闲过院,春风与闭门。山茶邀上客,桂实落前轩。莫强教余起,微官不足论。
冷落江西香火缘,岭南人少问吾传。一行水陆余千里,两岁风花仅百篇。句眼竟谁知落处,古囊长是挂闲边。獿人常试斲泥手,客里相逢喜欲颠。
人情甘阿谀,我独倦请谒。尤於权门疏,万事亦已拙。平生江湖期,梦寐不可遏。青青西门槐,少解马上暍。
缥竹湘南美,吾师尚毁形。仍留负霜节,不变在林青。每入杨枝手,因谈贝叶经。谁期沃州讲,持此别东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