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纳无虚日,居然迹已陈。
清班区玉石,宝历顺星辰。
更化思鸣鵙,遗书似获麟。
易名无异论,今代两三人。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献纳无虚日,居然迹已陈。
清班区玉石,宝历顺星辰。
更化思鸣鵙,遗书似获麟。
易名无异论,今代两三人。
中文译文:
献纳无空白的日子,居然事迹已经显现。
清班区玉石,宝历顺应星辰。
更加变幻思念那鸣鵙的声音,遗书就像捕获了麟兽。
改姓没有人异议,现今时代只有两三位。
诗意解析:
该诗是黄庭坚为了纪念司马文正公而写的挽词。司马文正公指的是司马光,他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诗词开篇以表达对司马光的敬仰之情,表示他的事迹已经传世流传,没有空白无闻的日子。
第二句描述了司马光的功绩和名望,将他比喻为清澈如玉的石头,宝历(功绩)与星辰相辅相成,说明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
第三句通过引用鸣鵙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司马光思想的变化和发展的思考。遗书则象征着司马光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就像捕获到了传世的珍宝麟兽一样。
最后两句表示司马光的名字改变并没有引起争议,说明他的名字和声誉是无可置疑的。而今代只有两三位能与他相媲美,暗示司马光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司马光的敬仰之情和对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的肯定。通过对司马光事迹、名望和遗产的描绘,展现了他的卓越才华和不朽的影响力。黄庭坚通过这首挽词,向司马光致以深深的敬意,并将其视为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整首诗词行文流畅,意境深远,是对司马光的追思和颂扬。
不为故人出,出则将如何。交道古难终,岂唯畏虞罗。萧何丰沛旧,未免投金科。先生诚高哉,无愧紫芝歌。
轩亭著难稳,名字又恶同。譬犹死得谥,美恶百代公。维洪之厌原,兹为众山雄。何许千万间,可以屏障充。不于春夏时,刻画仍遗冬。岂非即其西,故取摇落中。所得正且尽,评自曾南丰。是令登赋士,谈说口不容。我留豫章城,十日雨且风。重寻湖上宅,再叩仙佛宫。未行北沙门,忧心
何事化工情愈重,偏教此卉大妖妍。王孙欲种无馀地,颜巷安贫欠买钱。晓槛竞开香世界,夜阑谁结醉因缘。须知村落桑耘处,田叟饥耕妇不眠。
咄这乾屎橛,生来太妖孽。堪笑老云门。一棒打不杀。
忽辞洛下缘何事?拟向江南住几时?每过渡头伤问法,无妨菩萨是船师。
百忧成阻阔,一笑得留连。城郭西风里,园林落照前。共知官似梦,莫负酒如泉。兴罢重携手,江湖即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