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司空平章军国事赠太师开国正献吕公挽辞五首》

自叹羁屯世少同,平生知己莫如公。
早参直谅多闻数,晚入坯陶一器中。
存殁交情成契阔,晤言名理谩研穷。
追思五十年前会,已识河东父祖风。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作品评述

《司空平章军国事赠太师开国正献吕公挽辞五首》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叹羁屯世少同,
平生知己莫如公。
早参直谅多闻数,
晚入坯陶一器中。
存殁交情成契阔,
晤言名理谩研穷。
追思五十年前会,
已识河东父祖风。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颂送给太师吕公的挽辞,表达了苏颂对吕公的敬佩和感激之情。他自叹自己曾经在艰难困苦的时期与吕公共同度过,认为吕公是他一生中最了解自己的知己。早年间,他就向吕公请教许多直言而不讳的问题,吕公多次帮助他解答疑惑。而后来,他从事陶瓷制作时,吕公又鼓励他勇往直前,最终造就了他的成就。他们之间的交情已经深厚到无法言表的地步,他们的交流让他对名理有了更深的理解。诗词最后,苏颂回忆起五十年前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也意味着他早已领悟到了吕公身上代代相传的家风。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颂对吕公的敬佩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与交流。苏颂通过诗词表达了自己曾经与吕公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以及吕公对他的帮助和鼓励。他们之间的交情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友谊,成为了知己,彼此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扶持。这首诗词通过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苏颂对吕公的深深怀念和对吕公家族传承的赞美。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言简意赅,展现了苏颂对吕公和他们之间关系的真诚赞美与感慨。

  • 《飞来峰猿》

    恐山还欲去,着尔慰山灵。挂处频分影,吟时不见形。鹫峰愁外远,巴峡梦中青。月下三声苦,幽人却要听。

  • 《泊钓台》

    白鹤千秋去不归,山川萧瑟閟光辉。孙郎祖墓今无主,不及先生一钓矶。

  • 《武康溪居即事寄实印大师四首》

    世路驱驱又白头,争如闲卧绝他求。门前荒陇依依在,碑折松枯尽列侯。

  • 《渔家傲》

    本是潇湘一钓客。自东自西自南北。只把孤舟为屋宅。无宽窄。幕天席地人难测。顷闻四海停戈革。金门懒去投书册。时向滩头歌月白。真高格。浮名浮利谁拘得。

  • 《与潘文叔游稀岳四首》

    欲行雨如蓰,既出云若涌。山高一身微,风动万国洶。岂唯林木悲,亦为毛发悚。众谓当亟回,吾行便贾勇。

  • 《和李十二舍人、裴四二舍人两阁老酬白少傅见寄》

    罢草王言星岁久,嵩高山色日相亲。萧条雨夜吟连晓,撩乱花时看尽春。此世逍遥应独得,古来闲散有谁邻。林中长老呼居士,天下书生仰达人。酒挈数瓶杯亦阔,诗成千首语皆新。纶闱并命诚宜贺,不念衰年寄上频。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