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公自号老居士,疏傅史称贤大夫。
脍卿不妨留客饮,擘麟何必享天厨。
清池澡沐端溪石,素壁彰施洛社图。
帝赐后村奎画在,作堂安用扁青涂。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四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克庄。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自号为老居士的白公,他被傅史称为贤大夫。诗中提到了一些场景和意象,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首先,诗中提到了白公留客饮的情景,他不介意与贵族交往。这表明白公不拘泥于身份和地位,乐于与人交流,展现了他的豁达和开放的心态。
接着,诗中提到了擘麟享天厨的意象。擘麟是指切割麒麟肉,象征着享受奢华和美食。然而,诗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反问,问道何必享受天厨的美食呢?这可能是在表达作者对于物质享受的淡泊态度,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诗中还描绘了清池澡沐端溪石和素壁彰施洛社图的景象。清池澡沐端溪石可能指的是一个清澈的池塘,人们在其中沐浴,享受宁静和纯净。素壁彰施洛社图可能指的是壁画,描绘了洛社的景色。这些景象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也让人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最后,诗中提到了帝赐后村奎画和扁青涂。帝赐后村奎画可能指的是皇帝赐予的一幅画,而扁青涂则是一种颜料。这表明作者在自己的作堂中使用这幅画和颜料,展示了他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四和》通过描绘不同的场景和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豁达开放、精神追求、自然美丽和艺术的热爱。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受。
僧馆经年学,书签尽日抽。空闻割鸡笑,不见化凫留。瘴月晓还落,蛮云冷未收。西华夜来雨,净洗一生愁。
沄沄逆素浪,落落展清眺。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空灵霞石峻,枫栝隐奔峭。青春犹无私,白日亦偏照。可使营吾居,终焉托长啸。毒瘴未足忧,兵戈满边徼。向者留遗恨,耻为达人诮。回帆觊赏延,佳处领其要。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云中台殿泥中路,既阻同游懒却还。将谓独愁犹对雨,不知多兴已寻山。才应行到千峰里,只校来迟半日间。最惜杜鹃花烂漫,春风吹尽不同攀。
戒君刻薄议申韩,老子申韩岂二端。横势始辞终复擅,异端每向遁辞看。
自家先已痴,逢迷实不迷。能令石人舞,解使木哥吹。寂寂孤云裹,逍遥勿我知。万亿恒沙佛,皆同一性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