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思佛亭晓望》

栗烈刚风刮病眸,登临何啻缓千忧。
界天暑雪青城外,涌地晴云瓦屋头。
浩荡他年夸北客,苍茫何处认西州?
千岩万壑须寻偏,身是江湖不系舟。

作者介绍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思佛亭晓望》

中文译文:
栗烈刚风刮病眸,
登临何啻缓千忧。
界天暑雪青城外,
涌地晴云瓦屋头。
浩荡他年夸北客,
苍茫何处认西州?
千岩万壑须寻偏,
身是江湖不系舟。

诗意和赏析:
《思佛亭晓望》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思佛亭登临时的感受和思考。

诗的开头描述了烈风刮动着诗人疲惫的眼睛,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病痛或忧愁。然而,诗人并不因此而放慢自己登临思佛亭的步伐,他借登高远望的行为来舒缓内心的千般忧虑。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登临思佛亭后所见到的景象。诗人看到了天空中炎热的阳光下飘雪,以及青城外的晴朗云彩,这种景色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反差。这里通过描绘不同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人生中种种复杂的情感和境遇。

在下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他希望在将来的岁月中能够成为一个豪迈的北方客人,远赴他乡,行走江湖。这里的北方客人可能指的是胸怀宽广、志向远大的人。

接着,诗人对自己的归属和定位提出了疑问。他感叹自己置身于苍茫辽阔的世界之中,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在何处扎根。这里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己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追求。他认为在千山万壑之中,必须要有一种特殊的寻找和偏爱,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宿。他将自己比作江湖中的人,不愿意被舟船所束缚,展示了一种追求自由和不拘泥于世俗束缚的态度。

总的来说,范成大的《思佛亭晓望》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抒发了诗人在思考人生意义和追求自由的过程中的思索与感悟。

  • 《雨夜》

    断岸轻烟著柳条,孤村小雨夜萧萧。荒鸡隔浦声相续,短烛无风焰自摇。朴学元知縻岁月,残生竟是老渔樵。最怜鬓畔千茎雪,日日春风吹不消。

  • 《答黄镛》

    少年妄意假韶鸣,忧患欺人两鬓星。此去真当盟社友,向来不合诳山灵。百年如夜何由旦,万古惟天只麽青。若到桐城逢旧友,为言多醉少曾醒。

  • 《台城路(饯干寿道应举)》

    几年槐市槐花冷,天风又还吹起。故箧重寻,闲书再整,犹记灯窗滋味。浑如梦里。见说道如今,早催行李。快买扁舟,第一桥边趁流水。阳关须是醉酒,柳条休要折,争似攀桂。旧有家声,荣看世美,方了平生英气。琼林宴喜。带雪絮归来,满庭春意。事业方新,大鹏九万里。

  • 《偈五首》

    妙处如何说向人,倒地便起自分明。蓦然踏著故田地,倒裹幞头孤路行。

  • 《独酌谣二首》

    我有一樽酒,来自故人家。故人久相别,十载隔天涯。相思不相见,对月开注霞。一酌延清风。清风为我开灵襟。再酌劝明月,明光徘徊冷光发。三酌望故人,明月清风颜色。高歌起舞赓长谣,声裂金石贯曾碧。伯伦已死渊明殂,蜾蠃螟蛉漫充塞。须臾各罢玉壶空,醉觉长天不盈尺。

  • 《连州阳山归路》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