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织罗收,天边夕蟾映。
皎洁银界宽,虚明佛心定。
可爱不可持,乾坤共孤影。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水月》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湖上织罗收的景象,天边夕蟾映照着湖面。诗中展现了皎洁的银色界限,宽广的天空和虚幻的明亮。同时,诗人也融入了佛教的理念,描述了虚明的佛心定静。整首诗表达了美丽而不可持久的景色,以及人世间的孤影和万物的虚幻。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湖面上织罗归收的场景,表现了湖光山色的美丽。天边的夕蟾映照在湖水中,映出了皎洁的银色界限,给人以宽广的感受。同时,诗中的“虚明佛心定”揭示了诗人借佛教思想来寄托内心的愿景,表达了对虚幻世界的超脱和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又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悲凉。诗人用湖面上织罗收的景象,表达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和不可持久,以及人生的孤独和无常。这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深思赋予了诗词更深层次的意义。
《水月》这首诗词在表现美景的同时,融入了佛教的思想,通过对虚幻和无常的思考,呈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这种兼具美感和哲理思考的特点,使得这首诗词在宋代诗歌中独具一格,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审美的享受。